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本院动态>科研动态
中药亳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19部门:标准化评估研究所

  中药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解疮毒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现代药理试验证明菊花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抗癌抗菌、扩血管、抗氧化[1]等作用。目前我国药用菊花在市场上有八大主流商品来源,分别为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中国药典》[2]收载了亳菊、滁菊、贡菊、杭菊,其中亳菊主产于安徽亳州市辛集、大寺、十九里镇等地,为著名的四大亳药之一。大亳菊、小亳菊、特种亳菊为亳菊3种常见的类型。《中华本草》[3]载“白菊产安徽亳州,称亳菊,品质最佳”,在相邻省份也有引种。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亳菊资源,笔者对其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性状鉴别

  亳菊头状花序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松散,有时稍压扁而呈扇形,黄白色或土黄色,直径15~30mm,常具花序梗,黄绿色,顶端钝圆,边缘为较宽的膜质。外层苞片倒卵形,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有柔毛。中层及内层苞片椭圆形淡黄绿色。花序盘半球形或圆锥形上着生有多数大小不一的鳞片状棕色苞片,钻形,长约1~2mm,轻轻扯去小花后明显可见。舌状花数层,雌性,类白色,多纵向皱缩,舌瓣自然伸直,基部有膜质苞片。管状花少数或无,两性,黄色,位于中央,常隐于舌状花中,顶端齿裂,裂片三角形。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4,5]

  2. 显微鉴别

  药材亳菊与贡菊、滁菊的显微特征相似。3种菊花的丁字毛和气孔主要分布于总苞片上,仅贡菊的舌状花边缘可见极少数气孔,亳菊丁字毛的柄部细胞多2~5个,顶部细胞常扭曲;外层苞片气孔较多,内层较少;中央绿色部分较密,边缘膜质部分较疏或无;气孔与总苞片的长轴平行。腺毛在舌状花和管状花上均有分布,总苞片上少见。亳菊舌状花密被腺毛,基部可见油状物;滁菊舌状花和管状花虽有腺毛,但较少,且不见油状物;贡菊舌状花腺毛较多,未见油状物[5]

  郭巧生等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了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叶片的超微结构,发现小亳菊叶片中的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沿细胞壁边缘排列,大多为椭圆形或卵圆形,长轴与细胞壁平行;叶绿体中有1个椭圆形的淀粉粒,长轴与叶绿体长轴平行,淀粉粒内部有一个明显的核心;嗜锇颗粒多而大,线粒体数目多、部分出现空化现象,过氧化物酶体由单层膜包裹[6]

  3. 化学成分分离

  顾瑶华等对亳菊的乙醇提取物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以石油醚-丙酮,氯仿-甲醇梯度洗脱,从中分得15个化合物,分别为金合欢素、木犀草素、芹菜素、3,5-二羟基-4',6,7,8-四甲氧基黄酮、六棱菊亭、柚皮素、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绿原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正十五烷、正壬酸[7]

  姜洪芳等对亳菊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醇提、萃取、硅胶柱层析与纯化得到4种化合物,其中3种的结构已确定,分别为芹菜素-7-甲醚、芹菜素、木犀草素[8]

  4. 含量测定

  4.1 黄酮类化合物

  徐文斌等对我国不同产区20个药用菊花栽培类型的药材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小亳菊中总黄酮含量约为7.337%,在20个栽培类型中最高,大亳菊总黄酮含量为4.696%[9]。李冬玲采用比色法比较了同一生境不同种源的药用菊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得总黄酮的范围为19.64‰~74.85‰,其中亳菊的总黄酮含量为30.91‰[10]

  同一栽培类型药用菊花处于不同花期,总黄酮含量是不同的。郭巧生等发现小亳菊在花期的整个过程,总黄酮含量始终保持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在舌状花、管状花都全部开放时,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大毫菊、大洋菊、小汤黄、晚贡菊、怀小黄菊、射阳大白菊在舌状花开放50%、管状花开放30%,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11]

  郭巧生等研究发现同一栽培类型不同产地菊花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有很大的差异。桐乡产不同栽培类型的药用菊花中,特种亳菊总黄酮百分含量最高为9.81%,小亳菊为6.76%,大亳菊为5.28%;槲皮素含量分别为特种亳菊4.17‰,小亳菊为3.67‰,大亳菊为2.47‰,这三者在19个药用菊花样品中含量最高,且远高于1.12‰的平均水平;木犀草素分别为2.17‰、0.90‰、4.49‰,小亳菊中含量最低;芹菜素含量特种亳菊是19个样品中含量最高的,达17.02‰,小亳菊最低为1.47‰,大亳菊为8.90‰。浙江江宁产不同栽培类型的药用菊花中,也是特种亳菊总黄酮百分含量最高,为7.59%,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在亳菊的不同类型叶中均有差异。除了江宁产的特种亳菊外,其他亳菊槲皮素的含量均超过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规定的菊花中槲皮素含量≥0.80‰的标准[12]

  4.2 绿原酸

  绿原酸为亳菊中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规定了菊花中的绿原酸含量≥2‰的标准。

  李鹏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滁菊、亳菊、贡菊、杭菊4种药用菊花的绿原酸含量,结果亳菊为0.224%,滁菊为0.241%,贡菊为0.189%,杭菊为0.297%[13]。徐文斌等测得小亳菊中绿原酸含量为4.605‰,大亳菊为5.711‰,在20个栽培类型菊花中含量相对较高,超过《中国药典》规定含量的2倍[9]

  陈月华等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及其加工品绿原酸的含量,结果阴干大亳菊样品中含绿原酸0.57%;阴干小亳菊含0.15%,硫磺熏干小亳菊为0.46%,可能是硫熏能减少绿原酸在干燥过程中的损失[14]

  同一株菊花不同部位含有的绿原酸含量是不同的。李琼等采用高效液相法对亳菊花、叶、茎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测得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45、167、25g/kg[15]

  4.3 挥发油

  刘伟等对杭菊、怀菊、滁菊、亳菊4种菊花的挥发油进行分析,发现4种菊花的挥发油中均含有1,8-桉叶、樟脑、龙脑、芳樟醇等活性组分,亳菊和怀菊中所含的单萜类成分相对较多[16]。王亚君等应用GC-MS的方法对安徽产6种栽培类型菊花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从小亳菊和大亳菊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3和4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1.51%、72.87%,单萜及其衍生物分别占54.12%和51.48%,小亳菊挥发油中主要含桉叶素(eucalyptol,21.33%),伞形花酮(umbellulone,6.69%),左旋-4-萜品烯醇[(E)-4-terpineol,6.78%];而大亳菊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马鞭草烯醇[(-)-ver-benol,17.03%],马鞭草烯酮(venbenone,4.61%),马鞭草烯醇醋酯(verbenylace-tate,3.68%),菊油环酮(chrysanthenon8.26%),(±)-1,3,3-三甲基环己烷-1-烯-4-甲醛[(±)-1,3,3-trimethylcyclohex-1-ene-4-carboxaldehyde,6.12%][17]

  周海梅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11个菊花类型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其中济菊所含挥发性成分最多,其次是小亳菊。小亳菊挥发油中3个主成分为樟脑(13.337%),桉油精(7.714%),水芹烯(7.762%)。大亳菊挥发油中3个主成分为桉叶烯醇(16.038%),马鞭草烯酮(12.041%),菊油环酮(6.196%)[18]

  李冬玲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12种不同种源药用菊花中的挥发油。其中,亳菊中挥发油含量为0.29%,在所测样品中是最低的,颜色为草绿色[10]

  不同提取方法测得的挥发油含量差异很大。郜海生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萃取贡菊、滁菊、亳菊、杭菊中的挥发油,并进行定量分析,测得亳菊中的樟脑和龙脑的含量分别为3.15%、2.64%[19]。段崇霞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亳菊中的挥发油,测得挥发油的总量为0.388%,其中樟脑和龙脑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59%、0.58%[20]

  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也会影响挥发油的含量及组成,王亚君等对通风干燥品小亳菊和硫磺熏制品小亳菊进行分析发现:从通风晾干品小亳菊挥发油中检出216个色谱峰,鉴定了5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数的73.21%,挥发油收率为3.50%;从硫磺熏制品小亳菊挥发油中检出211个色谱峰,鉴定了6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数的82.32%,挥发油收率为4.22%[21]

  5.亳菊与其他类型菊花的异同

  5.1 植物学特征

  亳菊和贡菊形态比较接近,花基部均可见膜质鳞片状苞片,管状花少或缺,黄色。但是亳菊花序排列成伞房状,舌状花10~12层,内外层长度近相等;而贡菊头状花序着生于主枝和侧枝顶端,多单生,疏散排列成总状,舌状花白色,14~16层,排列紧密,由外向内长度逐渐缩短,内外层长度比约0.53。河南栽培的“小怀菊”、山东栽培的“济菊”、河北栽培的“祁菊”可归于亳菊品种中。

  5.2 性状特征

  亳菊头状花序多较泡松,容易散瓣,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花序盘半球形或圆锥形,上着生有多数大小不一的鳞片状棕色苞片,钻形,轻轻扯去小花明显可见。

  5.3 显微特征

  亳菊总苞片上有丁字毛和气孔,多分布于外苞片中央的绿色部分;丁字毛的柄部细胞多2~5个,顶部细胞常扭曲;气孔与总苞片的长轴平行;总苞片上有少量腺毛分布。舌状花表面密被腺毛,基部可见油状物。

  5.4 红外光谱

  通过不同品种菊花原药材及不同提取部位的红外谱图分析可以推测:亳菊原药材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其他品种相比相对较高。挥发油部位含有脂肪醇类、羧酸类和萜酮类化合物,其中脂肪醇类化合物与其他品种相比量较高。乙酸乙酯部位的亳菊与小怀菊、大怀菊比较相似,亳菊中含羰基的成分含量较高,芳香类成分要弱于小怀菊和大怀菊。水部位主要含有多糖类等大极性化合物,并且亳菊、怀菊和杭白菊中的含羰基化合物与其他品种相比含量相对较高。

  5.5 含量测定

  不同栽培类型菊花中亳菊的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相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黄酮类成分含量在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期也存在差异,因此亳菊的黄酮类成分含量与栽培类型、产地有较大关系。在20个栽培类型菊花中亳菊的绿原酸含量也相对较高,均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不同加工方法对绿原酸的含量有一定影响。同一株菊花不同部位的绿原酸含量也不同。亳菊与其他菊花品种、亳菊不同类型、不同提取方法及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对挥发油的含量与组成均有影响。

  6.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亳菊性状和显微特征方面与其他品种菊花区别明显,但是化学成分含量方面比较复杂,不同栽培类型、同一栽培类型在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加工方法对有效成分黄酮、绿原酸和挥发油含量均有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道地药材亳菊,迫切需要继续筛选活性物质,拓展靶标明确的药理指标,深入阐述其清热解毒等功效的实质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为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中药的现代化、标准化提供参考。

  [1] 孔琪,吴春.菊花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草药,2004(09):46-47.

  [2] 国家药典编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72-27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29-1934

  [4] 周建理,袁如柏,刘翔.各种商品菊花的性状鉴别[J]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 1) : 16 - 18.

  [5] 黄世华,王德群,周建理.安徽产药用菊花的生药学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9,8( 1) : 50 - 52.

  [6] 郭巧生,王桃银,汪涛,等.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叶片超微结构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 1) : 10 - 14.

  [7] 顾瑶华,秦民坚.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2006,37( 12) : 1784- 1786.

  [8] 姜洪芳,张玖,单承莺.亳菊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 5) : 50 - 52.

  [9] 徐文斌,郭巧生,李彦农,等.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内在质量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 21) : 1645 - 1647.

  [10] 李冬玲.不同来源药用菊花挥发油和总黄酮含量的比较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7) : 3444 - 3446.

  [11] 郭巧生,汪涛,程俐陶,等.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总黄酮动态积累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 11) : 1237 - 1239.

  [12] 郭巧生,汪涛,程俐陶,等.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黄酮类成分比较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 7) : 756 - 759.

  [13] 李鹏,陈崇宏,张永红.四种药用菊花内在质量的比较研究[J] .海峡药学,2006,18( 2) : 66 - 68.

  [14] 陈月华,梁利香,尹健,等.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比较[J] .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 10) : 1983 - 1984.

  [15] 李琼,吴德玲,金传山,等.亳州产菊花不同药用部位绿原酸的含量比较[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 5) : 73 - 74.

  [16] 刘伟,郭庭江,梁生旺,等.不同产地菊花中挥发油的GC-MS 分析[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 5) : 12 - 13.

  [17] 王亚君,郭巧生,杨秀伟,等.安徽产菊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表征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 19) : 2207 - 2211.

  [18] 周海梅,谢培山,李朴,等.不同栽培类型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 1) : 33 - 36.

  [19] 郜海生.四种药用菊花的质量分析[J] . 国医论坛,2003,18( 5) : 39.

  [20] 段崇霞,张正竹.四大药用菊花功效成分的比较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 1) : 99 - 105.

  [21] 王亚君,郭巧生,杨秀伟,等.小亳菊及其硫磺熏制品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 9) : 808- 812.

附件: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