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本院动态>科研动态
GB/T 41007-2021 《消费品安全 化学危害表征和暴露评估指南》国家标准解读 时间:2022-09-02部门:质量研究分院

  一、制定背景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被应用于消费品的生产中,大量的消费品涌入市场,被广泛应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儿童用品、文教体育用品、家具及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产品中有害化学物质超标等事件频有发生,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威胁。从国内外化学物质监管的经验可知,为有效管控消费品中的化学物质,建立科学、规范的化学危害表征和暴露评估方法至关重要。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开展了产品化学安全管理工作,但因管理体制、经济、科技发展等情况与我国不同,某些评估技术和方法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我国在食品等领域开展了相关研究,但仍缺乏系统性,其研究的成果并不适用于所有消费品化学暴露风险评估。我国出台的GB/T 22760—2020《消费品安全 风险评估导则》,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消费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但该标准仅对风险评估的流程进行了描述,并未对化学危害暴露评估的方法进行细致的说明,实际操作工作中缺乏具体方法指导。鉴于此,亟需提出适合我国开展消费品化学危害表征和暴露评估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方法。

  二、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原则包括:综合考虑经济、科技、知识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进行消费品安全化学危害暴露分析与评估;应保证工作开始前与工作中,均广泛收集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暴露人群除了考虑职业暴露、消费者或通过环境间接暴露的人群,还应考虑到敏感人群,如孕妇、儿童或老人等。

  三、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提供了消费品化学安全的危害表征和暴露评估的过程和方法指导。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 术语与定义部分定义了消费品与暴露评估相关的消费品、化学危害、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估等标准中需要使用的技术术语。

  2. 流程部分给出了开展消费品安全化学危害表征和暴露评估的流程图。

  3. 具体内容和基本方法部分规定了消费品安全化学危害表征和暴露评估工作中每个步骤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以及基本工作方法。

  (1)评估前准备与信息收集部分规定了该部分工作的范畴与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

  (2)危害识别部分给出了识别出消费品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化学物质的目表和方法。

  (3)危害表征主要是描述某种化学物质可能引起潜在危害的特性,通常采用化学物质的毒性安全限值来体现。危害表征部分给出了获取某种化学物质的安全限值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采信权威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的安全限值,第二种方法是若目标化学物质不在权威毒性数据库的范围之内,则用化学物质毒性数据推导安全限值。

  (4)暴露评估部分给出了消费者暴露于消费品中化学危害物质的3种主要暴露途径(即吸入暴露、皮肤暴露和口腔暴露)的含义,提出了每种暴露途径相应的暴露场景构建方法。

  暴露评估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法、暴露模型法和生物监测法。对于开展日常风险评估及普通评估对象,暴露模型法是最可行且经济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标准采用暴露模型法。本标准采用的暴露模型参考了欧盟出台的IHCP等一系列关于化学危害的技术法规,暴露模型是用以量化暴露场景、暴露过程、暴露量的数学模型。

  本标准给出的暴露评估模型包括吸1个吸入暴露模型,2个皮肤暴露模型(包括暴露于固态消费品、液态消费品的场景),3个口腔暴露模型(包括暴露于口腔护理类消费品、盛装食品相关的消费品、接触口腔类固态消费品的场景),并对暴露模型中各参数的含义、单位和数据获取方式进行了说明,便于标准方法实施与应用,三种主要暴露途径的暴露模型如表1所示。 

 

  不确定性分析部分给出了该部分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在暴露评估中强调不确定分析,主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可明确不确定性的来源,尽可能排除影响不确定性的因素,杜绝其可能对暴露评估带来的偏离;二是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可有助于提高暴露评估结果评定的质量。

  (5)危害表征和暴露评估报告部分规定了报告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针对木制玩具中2,4-二氯苯酚的暴露评估示例。

  四、标准实施的意义

  本标准提出了的消费品化学安全的化学危害表征和暴露评估的过程和方法指导,采用数据评估模型的方法对吸入暴露、皮肤暴露、口腔暴露三种主要暴露方式分别进行评估,以准确地对消费品中化学危害物质进行风险评价,对提高我国消费品化学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标准的实施与推行,为相关部门从源头预防消费品化学安全伤害事件发生提供关键的技术方法;为企业对含有化学危害物质的产品主动开展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企业口碑与形象,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体验。

 

  文章作者:王坤然 刘霞 陈倩雯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研究分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件: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