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本院动态>科研动态
我国生态绿色园区评价指标比较分析 时间:2019-10-29部门: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摘要:产业园区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产业集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盲目招商引资、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也使其成为污染排放的集中区。中国政府在推动产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方面做了诸多有意义的探索,先后推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园区建设,并分别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及制度保障体系。本文回顾了中国工业园区生态绿色化发展的历程,深入介绍了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园区循环化改造指标体系和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构成,从理论依据、目标定位、指标要求、指标普适性、评价方法等多个维度比较分析了三套指标体系的共性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工业园区生态绿色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吸引外资,扩大开放,中国政府于1984年批准设立了首批14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截止2018年底,中国共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68家。《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显示,全国开发区数量由2006年的1568家增至2543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52家,省级开发区1991家。中国产业园区的经济贡献率大幅提升,据统计2017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GDP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22.5%,省级以上开发区GDP占比达到50%以上。中国开发区已经成为经济开发的窗口,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产业集聚使得经济成本大幅降低,经济规模效益显著。但是,开发区成为经济发展聚集区的同时,也成为污染物排放的集中区,存在招商引资盲目、产业关联度低、生产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超负荷等诸多问题。中国在产业园区绿色发展方面探索了多条路径,包括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等,从不同角度促进园区的绿色化进程。


1、工业园区生态绿色化发展历程

中国环保部门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集聚场所,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废弃物,实现园区废物“零排放”。环保部门发布的HJ 274-2009《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HJ/T 273-2006《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和HJ/T 275-2006《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作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和评定的标准依据。2015年,环保部将以上三个标准整合为HJ 274-201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该标准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定位为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符合本标准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要求,并按规定程序通过审查,被授予相应称号的新型工业园区。截止2018年末,已批准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93家,其中48家通过验收已命名。

2011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启动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主要以国家级或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专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区位对象,重点支持循环产业链链接或延伸关键项目、资源共享设施建设项目、物料闭路循环利用项目、副产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项目,以及污染物“零排放”或系统构建项目。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提出到201550%以上的国家级开发区和30%以上的省级开发区完成循环化改造。2017年发布的《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到2020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截止目前,已批准129家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为推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近零排放,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0年建成百家绿色示范园区。绿色园区是指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制造体系要求,依据《绿色园区评价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按规定程序通过评审,被授予相应称号的工业园区。绿色园区综合运用规划、标准、指标、信息化等多种工具和手段,推动能源利用绿色化、资源利用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产业绿色化、生态环境绿色化和运行管理绿色化,并通过机制创新,实现工业园区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截止2018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批准79家园区为绿色园区。


2、生态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2.1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2015年,中国环保部发布HJ 274-2015《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构建了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产业共生、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等5大类32项指标,其中必选指标17项、可选指标15项。按照类别来说,经济发展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人均工业增加值、园区工业增加值三年年均增长率、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增加值比例等4项;产业共生指标包括建设规划实施后新增构建生态工业链项目数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等3项;资源节约指标包括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三年年均增长率、综合能耗弹性系数、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新鲜水耗弹性系数、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再生水(中水)回用率等9项;环境保护指标包括工业园区重点污染物稳定排放达标情况、工业园区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及地方特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工业园区内企事业单位发生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数量、环境管理能力完善度、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度、工业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弹性系数、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消减率、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绿化覆盖率等13项;信息公开指标包括终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率、生态工业信息平台完善程度、生态工业主题宣传活动等3项。该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每项指标的要求,即指标基准值。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中,参与计算的指标共计23项。当一个园区满足参与运算的23项指标的全部要求时,才具备认定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条件。为了体现园区发展的差异性,该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当园区中某一工业行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大于70%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消减率、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固废产生量等指标的指标值为达到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水平或公认国际先进水平。另外,对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率指标,无法达标的园区可不选择该项指标作为考核指标。


2.2 园区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园区循环化改造参考指标包括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废物排放指标、其他指标及特色指标等6大类。其中,资源产出指标包括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等4项;资源消耗指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主要产品单位水耗等4项;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废旧资源综合利用量(含进口)等3项;废物排放指标包括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等7项;其他指标包括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等3项;特色指标由工业园区根据园区特点自行确定。该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各园区编制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


2.3 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的工业园区数量多,产业基础、经济规模、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发展阶段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建立一套对于各级各类园区相对公平的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如下几点原则:一是尽量选取具有横向可比性的相对性指标,如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二是需要将指标分为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给予园区指标选取的灵活性,满足不同类别和产业类型园区的特点,例如静脉产业园区可以选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指标;三是遵循基本要求和目标引领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基本要求是门槛性要求,首先确保园区符合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园区管理等方面要求,在此基础上判定园区各项指标达到目标引领值的程度;四是考虑到数据采集成本和指标冗余度,建立能够测量园区绿色内涵、使用有限指标以便于计算、可对比的园区绿色指数,实现园区绿色指标的横向和纵向可比性。

基于以上原则,中国建立了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大类31项指标,即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EG)、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RG)、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IG)、产业绿色化指标(CG)、生态环境绿色化指标(HG)和运行管理绿色化指标(MG),其中必选指标18个、可选指标13个。能源利用绿色化指标包括能源产出率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清洁能源使用率等3项;资源利用绿色化指标包括水资源产出率、土地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中水回用率、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率、废气资源回收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等8项;基础设施绿色化指标包括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建工业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新建公共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比例等5项;产业绿色化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人均工业增加值、现代服务业比例等4项;生态环境绿色化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置利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园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绿化覆盖率、道路遮荫比例、露天停车场遮荫比例等8项;运行管理绿色化指标包括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完善程度、编制绿色园区发展规划、绿色园区信息平台完善程度等3项。


3、评价指标比较分析

3.1 指标共性分析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都涉及到资源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相关大类指标,基本相同的指标包括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土地产出率、能源产出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水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置利用率等8项,可见三套指标体系各有侧重,共性指标占比不大。对于同为综合评价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绿色园区指标体系,两者基本相同的指标为14项,分别为能源产出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水资源产出率、土地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中水回用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固体废弃物(含危废)处置利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消减率和主要污染物弹性系数,占比为各自指标的40%多,可见两者指标有一些共性,但仍有较大差异性。


3.2 指标差异性分析

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从自身职责范围构建了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园区等三套评价指标体系,它们在多个方面、多个维度都存在差异性,如表1所示。首先,在目标定位上,生态工业园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尽力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属于环境保护和治理范畴,其主要依据产业生态学理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园区资源利用效率,属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范畴,其主要依据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园区循环化改造相比,绿色园区更具有系统性、交叉性、集成性和动态性,主要目标在于绿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绿色共享,以及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属于绿色经济范畴,其主要依据绿色经济理论。

其次,在指标基准值设定方面,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给出的是指标门槛值,即必须完全符合该指标要求;园区循环化改造未给出各指标的基准值,评价主要供各园区编制循环化改造方案时参考使用;绿色园区给出了每个指标的目标引领值,即只需要达到每个指标的一定比例即可判定为绿色园区。由于绿色园区给出的是目标引领值,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给出的是门槛值,所以对于相同指标而言,前者的基准值高于后者。

第三,在指标普适性方面,考虑到园区的区域差异、类别、产业结构和发展基础不同,需要对指标进行差异性和灵敏度方面的处理。这方面,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绿色园区都将指标划分为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所谓必选指标就是不同园区都选取用于评价的指标,可选指标是不同园区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自主选定的指标。园区循环化改造考虑的是指标的重要性,将指标划分为必填指标和非必填指标。可见,三套指标在指标普适性方面都做了一定处理,但考虑的指标属性有所不同。

第四,在指标评价方法方面,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采取的是符合性评价,满足全部指标要求可判定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绿色园区是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了工业园区绿色指数模型,为了体现适当激励的原则,设定每项指标的最高得分不高于120分,也就是绿色指数最大值为120;园区循环化改造未给出具体的评价方法。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从2009年开始实施,2015年进行了修订,依据这套指标依据评定48家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评价指标体系从2013年开始实施,2017年进行了修订,目前已批准129家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从2016年发布实施,已评价认定79家绿色园区。与2543家省级以上开发区数量相比,三类园区的认定数量占比仍然非常小,不剔除重复园区的情况下,也仅仅占比10%

1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园区评价指标比较分析


 

4、结论与建议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园区的绿色化改造和建设,先后推动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和绿色园区,树立了一批园区绿色发展的标杆和范例,对于促进2543家开发区的绿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三类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发现(1)每类指标体系各具特色,侧重点各有不同,依据的理论不同;(2)每类指标体系均考虑了指标或园区发展的差异性,对指标进行了属性分类,比如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绿色园区均将指标分为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3)由于基于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三类指标体系采取的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尤其是生态工业园区采取的是指标符合性评价,绿色园区采取绿色指数综合评价;(4)三类指标体系的指标基准值设定方法存在差异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给出了指标门槛基准值,绿色园区给出了指标的目标引领值,而园区循环化改造未给出指标基准值,这些都是由具体的评价方法所决定的。当然,研究也发现依据三套标准体系评价认定的工业园区数量仅仅有256家,仅占省级以上开发区的10%,中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

基于以上分析结论和问题,建议中国政府部门进一步优化园区绿色发展工作,一是构建统一的生态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评价方法,加快制定生态绿色园区评价国家标准;二是总结提炼一批园区绿色发展的典型模式案例,通过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工业园区重视绿色发展,并加快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逐步提高生态绿色园区占比。
附件: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