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院内部门>标准信息研究所>科研动态
中国标准外文版质量提升的关键要素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1-12-13部门:标准信息研究所

  摘要:中国标准外文版作为中国标准走出去一个必要条件,是中国标准国际化的基础设施,也是实施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支撑。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外文版的数量明显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既有管理机制的问题,也有语言水平层面和中文标准自身质量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本文通过作者几年来翻译和评审近百个标准外文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中国标准外文版质量提升的各方面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标准外文版质量提升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国标准外文版,质量提升,关键要素,翻译效率,对策,建议

  1. 引言

  近些年来,中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大幅度提高,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的数量越来越多,提交国际标准的提案年度增长率达20%左右。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标准国际化方面还远远不够,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IEC)在ISO和IEC国际标准总量中占比不到2%。中国标准在世界的影响力还很弱,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很不相称。尤其是中国标准外文版数量在中国原创标准总量的占比很低,现行17万余项中国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国行地标)中转化为英文版的不足2千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融入国际标准化大家庭较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历史较短,在国际标准制定的能力、经验和人才方面还很欠缺;另一方面,语言是制约我国标准国际化的一个瓶颈。

  中国标准外文版作为中国标准走出去一个必要条件,是中国标准国际化的基础设施,要实现中国标准国际化,急需加强中国标准外文版转化。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外文版的数量明显不足,质量参差不齐,这其中既有管理机制的问题,也有语言水平层面和中文标准自身质量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2. 中国标准外文版的管理机制

  201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国家标准外文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首次对国家标准外文版的立项、翻译、审查和发布工作的相关管理程序和原则作了规定,明确了国家标准外文版重点翻译强制性标准,进出口贸易所需的国家标准,以及促进我国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的国家标准;要求确保外文版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办法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外文版立项的提出、翻译的组织、翻译原则要求、审查程序、发布和版权等作了规定。该办法出台以来为推动中国标准外文版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如:翻译机构的资质的把关,翻译审查专家组构成人数与专业的合理性,报批稿最终审查程序和审批时限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中国标准外文的质量和效率。

  2.1翻译机构的资质问题

   办法第七条规定对翻译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但没有明确具体需要什么样的资质,是否需要有翻译标准文本的能力。实践表明,拥有丰富标准文本翻译经验的翻译公司在标准翻译质量上要明显好于普通的翻译公司。特别是在标准化专业用语上更加准确,在引导语和常用句式的翻译上更加贴近国际标准的习惯用法,在编排格式上也更国际化和规范化。

  2.2评审专家组构成问题

  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专家组由标准和语言专家共同组成,但没有规定标准和语言专家在具体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方面的要求,也没有规定专家组最少组成人数。在实践中发现,专家组有少则几人组成的,有多则几十人组成的,专家水平参次不齐,极大地影响评审质量和效率。另外,语言专家由于缺乏标准化背景知识,对标准文本的用词、句式和专业内容不熟悉,提出的意见不够专业,反而影响了评审效率。此外,由于办法中没有指定标准起草人参与审查,有的专家组由于缺少标准起草人,遇到中文标准不太清楚的地方,甚至出现中文标准错误的地方,没有权威解释,给审查造成一定的困惑。

  2.3 标准报批审查问题

  办法规定,与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同步执行的翻译任务,应在国家标准批准发布会90天内完成报批;国家标准委对外文版报批材料只进行形式审查。这就意味着,报批稿就是最终外文版,不需要再额外审查了。对于组织外文版项目的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来说,外文版质量基本取决于他们选择了什么样的翻译机构和审查专家,以及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经验。因此,国家层面的相关规定和工作程序同专家组的水平和经验一样至关重要。

  3. 中国标准外文版的质量要素

  3.1标准原文质量

  翻译讲究“信、达、雅”,“信”指的是意义不悖原文,译文要忠实原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达”指平滑流畅,译文要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原文本身的优雅。而标准文本语言类似法律条文,讲究的是专业、准确和简洁,只需达到“信”和“达”,而不需要“雅”这一层次。而“信、达”的基础是原文的质量。实践中经常发现原文标准存在以下问题:

  3.1.1 原文条款和文字错误

  原中文标准的个别条款存在根本性错误;有的原标准规定的技术规定本身不合理;有的条款存在文字错误。这些造成了执行办法中规定翻译上“忠实原文”的困难。

  3.1.2 原标准英文名称错误

  原中文标准的英文名称与中文名称意思不符,甚至是翻译错误,这种情况存在但不多见;比较常见的是英文名称翻译的质量欠佳,中式英语成分较高,对外国人正确理解标准名称造成一定的困惑。

  3.1.3 术语翻译不准确

  中文标准在“术语与定义”中规定了双语术语,既有中文术语也有英文术语,而英文术语存在翻译不恰当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办法中规定“国家标准外文版与国家标准中文版出现异议时,以中文版为准”。因此,原文不适当的英文术语为外文版的翻译造成了困惑。

  造成原文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制定和审查原标准的不严格问题,而中文标准英文名称和英文术语的错误或不准确更多是对该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和审查不严造成的。

  3.2 外文版翻译质量问题

  标准语言类似法律条文,具有严谨性和严肃性,其中的章节标题、术语、引导语和常用表述方式是有严格规定的,在《ISO/IEC导则》对标准各常用元素的词汇都有明确规定,国际标准化组织(如ISO)的各技术机构中(TC/SC)都专门设置了编辑项目经理(EPM)一职,负责标准文本的字体格式排版的审查修改。

  2016年,国家标准委发布了GB/T 20000.10-2016《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0部分: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翻译通则》和GB/T 20000.11-2016《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1部分 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通用表述》,对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文件的英文译本的翻译、格式要求、通用表述方式、常用词汇作了相关规定,为标准翻译提供了的参考。但实践中发现,大部分翻译单位(或翻译公司)不了解这两个标准,翻译公司不了解标准基础知识,翻译质量堪忧。

  3.2.1 用词不规范

  标准文本常用词和引导语不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随意性较强。比如:“规范性引用文件”正确翻译应为:Normative references,而实际翻译文本中有翻译成Normative reference documents,Normative documents的不少;“术语与定义”正确翻译应为:Terms and definitions,实际译文中有翻译成 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等。

  3.2.2 中式英文习惯

  外文版标准的目的是让外国人能容易理解,便于应用,对标准内容不产生误解或歧义,因此,按照外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表述方式翻译尤为重要。实践中发现,用中文思维习惯翻译标准的不少见。另外,还存在完全按照中文逐字翻译的问题。

  3.2.3 格式不规范

  这类问题在译文中比较多,主要是不了解GB/T 20000.10-2016和GB/T 20000.11-2016国家标准造成的,也有不认真的问题,在封面、前言、术语与定义、附录中出现不规范格式的尤其多。

  3.2.4 专业术语不专业

  在大多数标准中都发现有专业词汇不准确的现象,这主要是翻译人员不熟悉专业用语造成的,所以,必须要该领域专业人员参与审查,方能保障内容的翻译质量,而且,领域专家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外语能力。

  3.3 外文版翻译配套和连续性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在翻译审查中国标准外文版的实践中还发现外文版配套标准和连续性问题亟待解决,具体问题如下:

  3.3.1 术语翻译问题

  在审查外文版中经常遇到“XXX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而“XXX标准”有国标和行标;对于国外用户来说,要完整使用该标准,必须掌握标准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而未列出“XXX标准”术语会给国外标准用户适用该标准带来困难。

  3.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与上面问题类似,在每个标准中我们都有一些标准文件引用到标准的制定中,列出的有国标、行标,甚至地标和团标,对于国外用户来说,国标是可以查到的,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怎么去查,到哪里能查到买到,这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3.4 相关英文译本的国家标准完善问题

  GB/T 20000.10-2016和GB/T 20000.11-2016自发布以来对规范外文版翻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GB/T 20000.10-2016附录中附录A中对英文字体的规定不符合英文字体标准;又如,人名的翻译规定采用的标准GB/T 28039-2011,而该标准并没有中文人名翻译成英文的条款;另外,标准所列常用词汇表涵盖面不够,个别词汇准确性还需进一步推敲。

  4.中国标准外文版的质量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管理机制和政策细则 

  4.1.1 改善专家审查组的人员架构

  翻译公司和翻译人员的选择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控性,所以,专家审查团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对外文版质量至关重要,建议进一步完善《国家标准外文版管理办法》,将专家团队人员的构成进一步合理化,要求原标准主要起草人和熟悉外文版翻译规则的专家参与专家组,人数控制在5-10人范围内。

  4.1.2 优化外文版审查方式

  为提高外文版审查质量和效率,建议标准技术委员会(TC)组织标准外文版审查时采用函审和会审相结合的方式,第一次审查采用函审方式,将标准外文版发给专家,每个标准给专家一周时间认真审查;第二次采用专家集中会审形式,将函审意见汇总集中讨论,并逐条做出处理意见,这种形式可以大大提升审查效率。

  4.1.3 建立外文版审查专家库和报批稿终审制度

  建议参照国家标准报批稿审查制度,建立国家层面的外文版报批稿终审制度;征集各领域具有国际标准制定经验和丰富的标准外文版翻译审查经验的专家,组建国家标准外文版评审专家库,对外文版报批稿进行把关终审,以切实保障外文版的质量。考虑到标准的时效性和应用紧迫性,建议终审期自报送之日起不宜超过一个月,以保障外文版的及时快速出版。

  4.1.4 完善《国家标准外文版管理办法》翻译细则

  增加对标准外文版准确性、可读性、可用性和实操性的规定;对于翻译审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应给出处理指南。根据笔者大量的实践,建议如下:

  (1)原中文标准英文名称和术语英文翻译错误:这类错误性质比较严重,会直接导致外国标准用户的理解困惑和使用困难;建议改正原标准翻译错误,同时出中文版的修改单,并尽快发布修改单。

  (2)“术语和定义”翻译问题:在标准文本的“术语和定义”一章中,有两种引导语情况:一种是“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另一种是“GB/T XXX(标准编号)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两种情况都应该将引导语提及的术语和定义翻译到位;前者容易理解,只需翻译标准所列术语和定义;后者应将提及的标准中(GB/T XXX)术语和定义以附录形式体现在标准外文版中,以便国外用户方便理解和使用。

  (3)“规范性引用文件”问题:在标准文本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出的规范性文件,对于国外用户来说,找到这些文件很困难,建议在适当的地方增加注解,标注这些应用文件可获取的渠道。

  4.2 提高外文版翻译水平和审查效率

  4.2.1 外文版翻译可采用“政府采购”形式

   为提高翻译质量和翻译效率,建议国家标准技术机构(TC)采用“政府招标”形式,让有资质的翻译公司承担外文版的翻译任务,资质包括具有翻译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丰富经验。《国家标准外文版管理办法》可以规定具体的资质和审核办法。

  4.2.2 熟知并掌握必备的外文版翻译规则

   翻译人员和审查专家应熟知《国家标准外文版管理办法》,熟练掌握并运用好GB/T 20000.10-2016《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0部分 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翻译通则》和GB/T 20000.11-2016《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1部分 国家标准的英文译本通用表述》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可以节省审查时间,提高效率。

  4.2.3 开发中国标准外文版翻译专用模板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国际标准制定开发的一套标准草案编写模板(word)挂在该组织的官方网站上,供所有人免费使用,方便了标准的起草工作。建议我国标准化管理机构向ISO学习,也开发一个外文版翻译的模板,供广大外文版翻译人员和专家使用,这样可以提高标准外文版的翻译质量和效率。

  4.2.4 熟知同领域国际标准专业术语和关键用语

   外文版的用户以国外为主,其用户体验与外文版的国际化程度度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外文版的国际化水平至关重要。而熟知并高频率应用同领域同专业的国际标准中的术语、定义、关键词汇等常用表述方式是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捷径。在外文版审查实践中,我们经常会把一本或若干本国际标准准备好,随时查阅应用国际标准中的同类词汇和语句作为审查外文版的利器。

  4.2.5利用专业化的标准翻译平台提高翻译效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QI专项所属的课题开发的“标准化中英双语智能翻译云平台”(www.znfy.org.cn)是专门为标准文本翻译量身打造的在线翻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以来,依托海量权威的标准化语料库和智能翻译技术,为社会提供了2亿多字标准文献和标准化资料的翻译,其准确率和翻译效率受到用户高度认可。建议标准外文版翻译充分利用好该平台,提高标准外文版的翻译准确率和效率。

  4.2.6 利用专业化平台建立本专业领域语料库

   利用“标准化中英双语智能翻译云平台”提供的“个人语料库”和“个人术语库”功能,建立本专业领域的中英双语语料库,将本专业的术语和关键词汇,以及常用方式分类汇总并录入个人术语库,将本专业领域的中英文标准成对录入个人语料库,可以大大提高标准外文版初始译文的准确率和翻译效率。

  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指导文件是提高标准外文版不可或缺的保障,而工具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外文版翻译质量和效率的要素,合理的借鉴国际标准是提高标准外文版国际化水平的必然选择,同步制定标准外文版是中国标准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期待中国标准外文版在管理机制和质量水平上创新发展,加快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的步伐。

 

  文章作者:刘智洋| 标准信息研究所(市场监管总局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件: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