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本院动态>科研动态
转型时代的质量变革:符合、适应和突破 时间:2022-06-08部门:质量研究分院

摘要: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质量变革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质量变革不仅是一种时代导向,更是一种哲学思考,这一命题基于质量的发展历程,围绕质量的特性展开,最终目的是增强质量的时代创新性。在制度环境、市场消费需求、技术创新这三种动力推动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质量变革的符合性、适应性和突破性特征逐渐显现。通过质量治理提高符合性,通过质量文化建设增强适应性,通过质量技术创新实现突破性,是质量变革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路径。 

  1.引言

  制度环境对质量的约束、市场消费需求对质量的拉动、技术创新对质量的推动,是引致质量不断提高的动力源泉。在这三种动力的叠加作用下,质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纠偏,按照戴明的PDCA和朱兰的三部曲实现螺旋式发展。在生物物种的进化历程中,自然选择压力下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获得竞争优势的生存策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选择压力下的传承和创新,是产品获得市场空间的竞争手段。既要符合、适应环境又要有所突破,无论对于生物进化还是质量发展都同样适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尽管质量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话语,但是,关于什么是质量、如何有效发挥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长期以来,质量更多被从微观层面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解读,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精益管理、卓越绩效等成为企业层面的关注焦点,为其产品/服务在适应市场选择过程中提供显著的差异化优势,而质量本身的战略性、哲学性却被严重忽视,质量对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工作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进质量强国战略、质量变革等内容,不仅使得质量的战略性和哲学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也彰显了党中央发挥质量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支撑作用的决心。在这重要的转型时期,重新认识和定位质量,研究质量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问题,成为质量变革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质量的特性来看,制度、消费、技术是质量的外生动力,这就需要在分析这三种动力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外生动力转换为内生压力,将内生压力通过传导和分解机制,形成有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动,以思想、理念和方法的突破,实现对转型时代更高的符合性和适应性。

  2.质量变革动力要素的时代特征

  (1)质量制度的供给: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指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要求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突出强调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质量强国。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从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产业发展质量、区域质量、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设定了发展目标,要求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2)市场环境的变迁:全球化、个性化和高端化相互交织

  从国际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持续快速发展。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相互交织,为商品和资本的全球流动提供有效渠道。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9.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逆势暴涨21.4%,进出口贸易额再次创下新高。其中,中国对外出口同比上涨了21.2%,进口额也增长了21.5%。

  从国内看,消费个性化和高端化趋势明显。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由“短缺”到“过剩”、由“温饱”到“小康”,居民消费出现从注重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转变、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这也使得定制化生产成为企业满足消费需求、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在个性化消费不断增长的同时,消费升级的趋势也不断显现,消费高端化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商务部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境外消费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3)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生态化下的交叉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快重塑世界经济格局,量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等创新活跃,颠覆性技术不断产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加速,产业链条的垄断性特征突出。以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在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农业转基因、生物医药、生物芯片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和以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核能为代表的能源技术,共同应对环境污染和资源衰竭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化、减量化、节能化的方向发展。科技重大创新更多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如量子力学的突破使得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相继产生,深化了人类对于化学、生物学基本原理的探索和认知。

  3.质量变革的特征

  从目标来看,质量变革应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这是确保质量变革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从外部环境来看,制度体系的完善、市场消费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导致质量变革的影响要素。从手段来看,质量治理、质量文化和质量技术创新,是提高质量能力和水平的基本路径。因此,质量变革可以理解为“为更好发挥质量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围绕质量治理体系、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技术创新等,建立方针和目标,并通过策划、控制、评估和改进以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

  (1)符合性:针对制度长期稳定趋势,确保符合要求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当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时,保持基因的稳定性和高质量是其主要的生存策略,也就是强调用稳定的基因对应稳定的环境,表现出符合性的特征。这从群落演替策略可以得到验证:在群落的演替初期,物种往往采用r-对策,通过快速的生长和繁殖,来产生大量的、扩散能力非常强的种子,以这种大量的消耗能量和繁殖数量来在竞争中保持物种的延续;在群落的演替成熟期,物种主要采用k-对策作为竞争对策,以植物为例,它们具有很大的种子且含有丰富的油脂营养物质,这种植物繁殖能力虽比较低,个体的成长速度也比较慢,但却可以在种间竞争中占有较强的优势。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质量正在从r-对策向k-对策转变,早期发展阶段追求“量”,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阶段强调“质”,注重好不好的问题。

  符合性是在稳定状态下的一种能力体现,也是质量的基本特征,“零缺陷”的提出者克劳士比(Crosby)认为:质量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品质优良,要求必须表达明确,然后应该持续加以测量,以确保符合这些要求。符合性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要求”应该是明确和准确的,二是“要求”呈现出一种长期趋势,稳定性强。同时,符合性也体现出在稳定环境下,个体积极、主动调整自身状态以满足外部要求的能力和意愿,并隐含了不符合将被生存法则淘汰的暗示。

  在质量变革中,符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质量治理体系要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二是个体的质量行为要符合质量治理的要求。这种论断是基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得出的,即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2)适应性:针对消费市场的错综复杂,确保适应环境

  “适者生存”是达尔文 (Darwin) 自然选择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将被淘汰,适应环境的个体得以生存。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所有物种在演变进程中面临两个选择,生存或淘汰。适应性不是去改变外部环境,而是增加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匹配度。对企业而言,同样也面临市场选择的压力问题,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将得以延续和生存,未能跟上市场变动节拍的企业将被淘汰。适应性是一种生存能力,是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作出的应激性反应,如一些昆虫随外部环境变化自身的颜色,以提高自身和环境的融合程度。

  适应性是在动荡环境下的一种能力表现,是在环境变动压力下“被迫”采取的适应行为,朱兰(Juran)提出了质量“适用性”的概念,认为“适用性”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朱兰的质量观强调适应的重要性,适应的标准是便利性和舒适性。这和生物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是相类似的,生物生存与否取决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朱兰的质量观强调产品功能对消费者使用的适应性。适应性作为一种生存能力的体现,和符合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一是环境的差异性,符合性是在稳定环境下做出的反应,适应性是在动荡环境下的生存对策;二是要求的差异性,符合性所对应的判定标准是明确的,个体只要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就可以。适应性所对应的判定标准是模糊的,个体需要在判断、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自身的认识采取相应的行动,其可能存在与环境不匹配的风险。

  在质量变革中,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变动趋势;二是适应收入约束机制下的国内市场的结构变动趋势;三是适应国际竞争背景下的全球市场的产业链变动趋势。这三个方面最终体现的是对消费市场变动的快速反应和应对。

  (3)突破性:针对科技的快速发展,确保突破技术

  “趋异进化”是生物学的概念,是指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共同祖先在不同环境下生存,从而向两个或多个方向进化的过程,趋异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趋异进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不同的物种,如海豚和鹿由共同的哺乳动物祖先进化而来,海豚适于水生环境,鹿适于陆栖环境;二是同一物种表现不同的生物特征,如在不同环境生存的人类,逐渐形成了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对于企业而言,趋异进化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商业模式或产品的产生(形成不同物种),如方便食品制造行业和餐饮外卖行业,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饮食需求,胶片相机和手机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拍摄需求;二是同类产品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如不同品牌汽车在安全性、加速性方面的不同,以及同一品牌不同型号汽车在舒适性、宜人性方面的差异。趋异进化是导致产品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其根本目的是获得差异化的生存竞争优势。

  突破性是趋异进化的本质属性,其目的是为适应环境的选择压力,采用不同的生存策略来提高自身和环境的匹配程度。突破性就是质量管理所强调的“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质量改进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期工作,戴明(Deming)认为:解决当下问题并不是改善,充其量不过是恢复常态。在“质量无需惊人之举”的“戴明十四条”中,第一条就明确指出:要有一个改善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观点,为此要投入和挖掘各种资源。通过技术突破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提高在市场选择下的生存空间,是趋异进化在企业竞争中的具体体现。

  在质量变革中,突破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效应用新技术,将新技术应用到质量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中;二是有效控制新技术,使得新技术和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有效融合;三是形成创新的管理模式,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这三个方面最终表现为通过对竞争策略的创新,最终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拓展市场选择压力下的生存空间。

  4.质量变革的实施路径:制度、文化和技术

  根据ISO 9000:2015的定义,质量是“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从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和均衡性质量:在符合性阶段,以检验检测为重点,强调质量和产品的技术符合性;在适用性阶段,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来满足消费需求,强调对消费者需求的适应性;在均衡性阶段,以满足相关方利益为重点,采用制度来协调解决社会面临的质量安全环保问题,强调通过治理提高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由此可见,质量定义中的“要求”,在质量管理的演化进程中不断得到丰富,最终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技术的要求、消费者要求和政府管理的要求。

  (1)针对政府管理的要求:强调治理的符合性。

  更安全的产品、更绿色的环境、更卓越的质量,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内容,也应该成为质量治理的基本方向。围绕质量安全的底线要求、环境资源的可持续要求、质量发展的提升要求等内容,质量治理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作用和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通过质量的社会共治,提高质量治理的符合性: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针对消费者的要求:强调文化的适用性。

  在质量的演变过程中,很多改进是针对消费市场的变化做出的,由于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基于应激性的被动适应成为主要手段。与比同时,由于市场变化都是基于“人”(消费者)的需求做出的,因此需要用人文手段来提高对消费需求的适应程度,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和体现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从更深层次认识和理解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本质原因,从而更好的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3)针对技术的要求:强调技术的突破性。

  质量变革并不要求关注科技成果本身的内容,而是要重点关注如何有效控制技术在产品设计和工艺实现过程中的应用,如何把前沿科技和质量管理方法有效结合。因此,有效控制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有效将前沿科技手段移植到质量管理方法中,是技术突破性的核心内容。通过趋异化创新,在技术应用、技术控制、管理方法的升级方面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是技术突破追求的目标。

  5.总结

  质量不只是结果的呈现,更反映出生产者的追求和思考,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指出:通过制造的物品去了解自身,体现时代的生活品质和审美特征,制造就是思考。质量变革不仅是一种时代导向,更是一种哲学思考,这一命题基于质量的发展历程,围绕质量的特性展开,最终目的是增强质量的时代创新性。

  质量管理在经历了符合性、适用性和均衡性三个发展阶段的进程中,技术、市场和制度三个要素在质量中的决定性和导向性作用日趋明显,制度环境对质量的约束、市场消费需求对质量的拉动、技术创新对质量的推动成为推动质量发展的三种动力。在这三种动力的叠加作用下,质量变革呈现出三个特性,即符合性、适应性和突破性。符合性强调对于稳定的制度环境的匹配程度,需要通过质量治理来实现;适应性强调对于剧烈变化的市场环境的有效应对,需要通过质量文化建设来实现;突破性强调在在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有效创新,需要通过质量技术创新来实现。因此,质量变革应通过质量治理、质量文化建设和质量技术突破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发展动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文章作者:王立志、康键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研究分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件: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