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本院动态>科研动态
社会信用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展望 时间:2020-07-28部门:质量研究分院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社会信用标准化加快推进,着力解决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系列关键技术标准缺失问题,有力助推了社会信用体系快速发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在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新阶段,如何进一步做好社会信用标准化工作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征程的重要议题。

  一、标准化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

  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拓宽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涵,围绕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机制、推进诚信文化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

  《纲要》提出,到2020年,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基本建成,实现各行业及各地区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多部门主导、市场经济各活动主体共同参与的一项庞大、复杂的建设工程,如果没有健全的标准化体系作为支撑,将会出现不同行业、不同地方之间信用信息面临信息源多头采集,数据交换共享困难,信用结果表示不统一,信用管理协调工作难度激增等各种问题,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建成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标准化在建立覆盖全社会征信系统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安全保密、规范服务”等方面,社会信用标准化能够有效统筹和规范各类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共享、评价、管理、应用和服务各环节的业务工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

  二、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现状

  为适应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需要,2016年,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成立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70),吸收了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30余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主要成员单位代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担任标委会秘书处,统筹负责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领域的信用标准化工作。标委会成立后,搭建了与《纲要》相适应的社会信用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开展了一系列社会信用理论研究、标准研制和实践应用工作。截止目前,共发布社会信用国家标准48项,还有近20项标准已经立项正在研制,这些标准涵盖了基础通用标准,公共信用信息,企业信用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商务信用标准等方面,同时,这些标准正在各个领域、行业和地方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总体而言,社会信用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着力解决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有关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应用等关键技术标准缺失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信用国家标准体系框架,推动了一批重点标准的调研、制定、实施和应用工作。其中,在推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方面,制定了支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系列国家标准,有效支撑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降低企业登记成本,节省企业注册时间;在支撑公共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方面,开展了突破跨行业、跨区域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通用技术研究,建立了统一的标准规范、安全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推动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地方、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及互联互通,逐步消除“信息孤岛”,在保护涉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用信息的基础上,依法使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状况透明、可核查,让失信行为无处藏身,有力的推动了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业务协同。

  三、社会信用标准化发展展望

  2020年是《纲要》全面落地实施的收官年,面临社会信用体系规划目标和实施成果的考验,同时,新一轮规划正在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走到了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现的新趋势、新动向和新问题,社会信用标准化面临更多任务和挑战。

  (一)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标准化需求调研。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入深水区,信用标准化需求更加旺盛,需要更多的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多方面广泛开展社会信用标准化需求调研,跟踪了解当前已有标准的实施情况,哪些领域存在信用标准缺失情况,当前急需解决的标准化问题有哪些,掌握社会信用标准化需求的领域、重点和突出问题,摸清社会信用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二)加快推动基础、重点标准的研制工作。目前信用标准化工作已经从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延伸至重点行业和领域信用标准研制,随着社会信用标准体系的逐步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当前已经在研的一批信用标准,需要紧密衔接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的新需求和新趋势,突出标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不断夯实完善基础通用类信用国家标准,发挥信用标准化指南性基础作用,同时要面向重点领域和行业,关注信用问题突出、影响力大、关注度高的信用标准化领域,推动重点急需标准的制定工作。

  (三)做好热点、难点信用问题的标准化预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面临新动向、新问题和新发展,需要及时聚焦信用标准化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预研工作。比如本次突发疫情中反映出的政务信用、个人信用等突出问题,需要哪些信用标准化技术手段支撑;再如当前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中,如何充分发挥信用在全周期、全过程、全环节的市场监管工作中的效能提升作用,需要进一步支撑的信用标准化关键技术有哪些,这些都是需要及时开展研究的工作方向。

  (四)持续做好标准的宣贯和实施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信用标准化工作也一样,标准研制的同时还要积极落实标准化的“化”字,将标准应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才是信用标准化工作持续进步的不竭动力。要持续做好标准的宣贯和实施指导,普及信用标准化知识,使信用标准为更多领域、更多行业、更多地方、更多企业了解和认识,并且应用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文章作者:周莉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件: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