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各领域中,电机系统用电量占到各国用电量的60%左右,是各国节能工作的首要内容。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电机节能工作,一直将电机系统节能工程作为国家重点节能工程之一,通过颁布一系列电机节能政策和配套措施,采用高效电机,提升了我国电机能效水平。单纯采用高效电机替代低效电机只能产生1%~2%的节能空间,而我国目前电机系统的能效水平具有10%~30%的提升空间。提高电机系统能效,大力发展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是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能源利用向高效化、清洁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步骤。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中“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相关内容,为配合推动《关于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工信部联节〔2013〕226号)、《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14〕3001号)、《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16号)、《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国办发〔2016〕3号)等节能、标准化政策的实施,推进我国电机系统能效水平的提高,促进节能产品推广,2016年5月26日,中国节能协会标准化专委会、节能评估专委会――高效电机系统及节能效益评估联合工作组201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
国家节能中心徐志强副主任、中国节能协会房庆副理事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林翎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江苏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上海节能监察中心、物资节能中心、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全国能标委合理用电分技术委员会、国际铜业协会、美国能源基金会,以及高效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制造商代表和检测机构,节能服务公司及金融机构等单位的近一百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林翎院长和李鹏程主任主持。
会上,中国节能协会房庆副理事长表示“十一五”、“十二五”以来,我国的节能工作逐渐步入精细化、系统化阶段,电机及拖动系统是我国的耗能大户,如何评价高效电机系统,对未来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落地很有意义。高效电机系统及节能效益评估联合工作组的成立恰逢其时,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电机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希望高效电机系统及节能效益评估联合工作组在前一阶段节能工作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炼,对“十三五”期间高效电机系统标准的制定、系统节能的评价、节能技术的推广等做出贡献。
国家节能中心徐志强副主任指出电机系统在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非常广泛,是耗电量最大的系统,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中,电机系统节能是重中之重。“十一五”以来,我国电机的能效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但整个电机系统的能效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我们应从设计角度考虑系统能效的最大化,在选型配套和合理运行方面继续提高,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来提高电机系统的能效提升工作。希望大家充分利用高效电机系统及节能效益评估联合工作组这个平台,献计献策,共同为我国电机系统能效的进一步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林翎院长介绍,电机是2016年能效领跑者目录的重要研究内容,电机系统能效评价的研究也已经启动,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促进我国电机系统能效的提升。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赵跃进研究员代表工作组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工作组成立的背景、组织结构、业务范围和工作模式等内容。介绍了目前我国高效电机的应用情况和节能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以需求拉动,促设备共给侧改革”、“以规范模式,打造阳光改造工程”等实施方针,力求通过节能改造促进高效设备的应用,通过标准化电机能效评测和提升平台对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的立项、招标、诊断、设计、改造、验收等环节进行记录和管理,保证流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并介绍了平台的功能模块、运营方式等内容。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评估专委会陈嘉对标准化电机能效评测和提升平台运行模式及电机系统能效测试仪表做了专题介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孙亮主任解读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标准化相关政策,并介绍了各级标准制修订流程以及中国节能协会标准化专委会在团体标准制修订等方面开展的工作。
会议过程中,来自北京银行、鸡西德元电器有限公司、格兰富(上海)泵业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代表就能效信贷、电机系统节能技术、节能量评估、节能改造案例等内容做了专题报告。会议还宣读了高效电机系统及节能效益评估联合工作组管理办法、工作组组长、秘书长名单,并对工作组运行模式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