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下称“总局风险监测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4年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评审会。来自中国检验检验科学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文体用品标准化委员会等单位的评审专家和各风险监测任务承担机构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以及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总局监督司孙会川副司长、监督司质监处吴向前处长、标准委工业二部消费品处马胜男副处长到会。
本次风险监测共涉及荧光棒、儿童轮滑鞋、儿童银饰品、婴儿床、儿童家具、童车纺织物6类产品,评审会按照“方案编制单位汇报——专家质询——承担单位答辩——专家打分——集体评议——形成最终评审结论”的流程对各产品风险监测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并针对各个风险监测方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孙会川副司长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重点解读了总局《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质检监〔2014〕36号),指出今后开展风险监控工作应在产品选择上重点突出消费品安全、在项目选择上重点突出问题导向、在方法选择上重点突出与国际接轨。孙司长指出,风险监测的具体工作包括风险信息采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处置等等四个环节,强调要从监测对象来源、实施方案编制、验证风险和处置风险等方面提高风险监控的针对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在会上,孙司长充分肯定了风险监测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的工作提了三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规范性,形成作业指导书,使工作有章可循;二要强化处置工作的及时性,对已确认高风险的产品要加大处置力度,及时处置风险;三要提高风险处置有效性,要研究探索多形式的风险处置措施,通过风险告知、风险通报等多样化的处置手段,切实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最后,孙会川副司长特别强调了专家对风险监控工作的重要作用,感谢专家们一年来对工作的支持,并希望专家们在今后能更深入、更全面的支持总局消费品安全风险监控工作,共同为净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而努力。
评审会后,总局风险监测中心将对评审会中专家的意见进行整理和汇总,并反馈给风险监测实施单位。各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实施单位将依据专家指导意见,补充和完善实施方案,并尽快展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