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本院动态>科研动态
标准化舆情摘编周报 (2024年8月5日-8月11日) 时间:2024-08-15部门:标准信息研究所

  一、国内重要信息摘编

  1. 10部门联合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

  近期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到2027年,基本建成结构优化、科学合理、国际兼容的公共安全标准体系,标准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加快制修订出台公共安全领域3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公共安全标准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公共安全标准技术组织体系更加完善,标准化工作的基础进一步夯实。研究制定一批公共安全国际标准,分享我国公共安全标准化最佳实践,推动公共安全标准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指导意见共部署开展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加强公共安全标准体系统筹布局;构建高效协同的标准化工作体系;推进数字化一体化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安全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实施和监督;推动公共安全标准国际化进程。此外,指导意见从公共安全标准化工程的组织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和宣传推广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新华网)

  2. 我国明确“双碳”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路线图

  8月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和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公布。《方案》旨在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工作,有效支撑我国碳排放双控(即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进“双碳”标准、计量工作的原则和目标。在“双碳”标准方面,《方案》明确,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在“双碳”计量方面,《方案》要求,2025年底前,研制20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开展25项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制定50项“双碳”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计量能力基本具备。(科技日报)

  3. 《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 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印发

  为深入推进信息通信行业管理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 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与标准相关内容如下:加强数字服务赋能。全面服务支撑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优化网络布局架构,提升网络服务性能,夯实千行百业数字化发展基石。开展算力互联互通技术研究和试点应用,推动公共算力资源标准化互联,加强算力统筹监测,打造智算生态圈,提升算力服务能力,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 意见,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科技日报)

  4. 国内首个纺织品编码标准化工作组在江阴成立

  7月30日,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支持与指导下,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纺织品编码工作组(SAC/TC287/WG5)在江阴市正式成立。业内人士表示,该工作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纺织品编码标准化工作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为我国纺织行业有效应对欧盟产品数字护照(DPP)政策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推动行业的绿色化与数字化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日报网)

  5.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2024年化妆品标准立项计划公示

  近日,根据《化妆品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规定(试行)》,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组织开展了2024年化妆品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遴选工作,经公开征集立项、标委会组织审查,确定了2024年55项化妆品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并公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6. 电动平衡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发布

  近日,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4668—2024《电动平衡车安全技术规范》获批发布,并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据介绍,为确保《电动平衡车安全技术规范》全面落实,从其发布到正式实施设置了12个月的过渡期。在此期间,生产企业需按照新国标要求改进生产工艺、升级设备,确保产品符合要求。业内人士指出,该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为消费者在产品选购时提供明确依据,推动我国电动平衡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国质量报)

  7. 《健康中小学校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幼儿园建筑评价标准》团体标准通过审查

  近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健康中小学校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幼儿园建筑评价标准》(送审稿)审查会在京举办。本次审查会通过的这两项标准完善并充实了健康建筑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建筑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其内容达到了国际水平,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指导意义。(新华网)

  二、国外重要信息摘编

  1. Congratulations on a Successful World Food Safety Day!(FAO)

  译文:全球共庆2024年“世界食品安全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2024年8月9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发布了本年度“世界食品安全日”全球庆祝活动的总结报告,高度评价了世界各地为提升食品安全意识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报告指出,今年的“世界食品安全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共鸣,上百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成功举办,展现了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及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议题的深切关注与积极行动。FAO特别强调了国际食品安全当局网络(INFOSAN)及其食品安全紧急状况信息交流原则和准则(CAC GL 19-1995)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核心作用,呼吁各国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以更高效地应对食品安全挑战。

  活动期间,澳大利亚、克罗地亚、古巴、埃及、厄立特里亚、肯尼亚、蒙古、尼泊尔、巴布亚新几内亚、土耳其、也门等多个国家的政府机构纷纷响应,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包括研讨会、公众讲座、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有效提升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播客成为今年推广食品安全知识的重要媒介。FAO在总结报告中表示,这些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全球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还促进了国际间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 IEC Publishes Firs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Developed Entirely on OSD Platform(IEC)

  译文:IEC发布首个完全基于OSD平台开发的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

  8月6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首个完全使用创新的在线标准制定(OSD)平台开发的《变更追溯电气和电子设备的连接器测试和测量信号完整性测试达2000 MHz. 测试28a至28g》(IEC 60512-28-100:2024)。

  OSD平台由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开发,旨在为标准制定者提供新的数字工具,以简化起草和编辑国际标准的流程,提高了从标准制定到最终发布的整个流程的效率和协作水平。OSD平台通过促进实时协作、简化文档管理和集成工具,提高了标准的准确性和质量,同时简化了开发流程。其主要优势包括:专注于内容创作、简化创作流程、促进合作和共识建立、完全融入 IEC生态系统、实现全面的在线标准开发工作流程、更加便捷地进行评论和解决问题。

  3. New IEC Report on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IEC)

  译文:IEC发布语义互操作性新报告(国际电工委员会)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语义互操作性的重要报告,旨在消除数字时代互联系统间的沟通壁垒,推动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数字世界。该报告将语义互操作性,比作历史上促进国家间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共同语言,强调在机器世界中,实现跨系统、跨领域的概念交流至关重要。通过定义数据的含义,语义互操作性使得不同系统能够准确理解彼此数据背后的协议、功能及使用规则,从而确保信息的精准分类、解释与高效利用。报告核心目标主要关注数字世界中信息表达方式不统一的问题,强调语义互操作性对于确保信息通信技术(ICT)通信双方计算机系统及其软件能够轻松理解并交换信息的重要性。为此,报告深入探讨了语义互操作性在多个关键领域的应用,为智能制造和工业4.0等领域提供了标准化的产品分类与描述框架。此外,报告还指出语义互操作性是智能标准的核心所在,这些标准代表着未来数字表达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采用机器可读、可传输的格式,传统文档为主要形式的数据得以转化为更加高效、灵活的信息资源,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支撑。同时,报告强调了国际标准对于推动创建国际语义规则的关键作用,并指出了当前标准体系中的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4. Network with the Standards Community at the 2024 U.S. Celebration of World Standards Day(ANSI)

  译文:2024年美国世界标准日庆祝活动强化标准连结(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美国世界标准日庆祝活动(WSD)策划委员会将于2024年11月14日在华盛顿特区举办年度盛会,以表彰标准界为实现更大利益而共同取得的进步。此次庆祝活动的主题是“共同愿景,共创美好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准”,旨在强调标准化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中的关键作用。

  2024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揭示了标准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关键。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美国标准化体系需要汇聚政府、企业、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针对建筑环境等关键领域,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以提高建筑行业的环境适应性和韧性,为应对未来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庆祝活动还鼓励标准界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与会者将分享通过合作标准化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并探讨如何在未来继续加强合作,为全球挑战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特别强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并呼吁全球标准界共同努力,减少负面影响,为后代子孙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具弹性和更公平的世界。

  5. New Nist Guidance Focuses On Global Engagement For AI Standards, Evaluating And Mitigating Generative AI Risks

  译文:NIST发布AI安全新举措

  近日,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了创新性的安全评估软件包及三份关键指导文件,旨在提升不断演进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信度。

  NIST最新推出的开源软件包,专为AI开发人员与客户量身打造,其核心功能在于评估AI软件在面临多样化对抗性攻击时的防御能力。NIST 发布的三份指导文件,具体包括:一是《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参与计划》(NIST AI 100-5),该计划旨在推动全球范围内AI相关共识标准的制定、实施、合作与信息共享,以加强国际间在AI标准领域的协调与合作;二是《AI RMF生成式AI概况》(NIST AI 600-1),该文件旨在帮助组织识别生成式AI带来的独特风险,并提供了200多种管理措施,以应对从“幻觉”输出到滥用和虚假信息产生等12种风险;三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双重用途基础模型的安全软件开发实践》(NIST特别出版物 (SP) 800-218A),涵盖了AI系统训练和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及应对策略,特别强调了分析训练数据以识别中毒、偏见、同质性和篡改等问题的重要性。

  同时,NIST还发布了公开草案《管理双重用途基础模型的滥用风险》(NIST AI 800-1),为基础模型开发人员提供了七种降低模型滥用风险的关键方法,并鼓励实施透明化措施。该草案将在 9月4日前接受公众评论,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6. Proposed Standard to Support Commercial Real Estate Transactions(ASTM)

  译文:ASTM拟制定商业房地产ESG交易新标准(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环境评估、风险管理和纠正措施委员会(E50)正着手制定一项创新标准(WK91751),旨在统一并优化商业房地产交易中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评估流程。这一拟议标准不仅聚焦于环境评估的标准化,还致力于将社会和治理评估纳入统一框架,同时考虑成本效益评估,并明确界定各利益相关方所需的风险评估指标。

  据负责该标准制定的ASTM 成员Emmanuel Hales介绍,新标准将提供一个清晰、结构化的ESG报告评估体系,其格式灵活适用于不同组织的评估需求。这一指南的推出,有望显著改善目前商业房地产市场中ESG评估分散且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新标准将通过提升透明度、增强可比性、减少披露难度、优化决策过程、促进成本效益分析及紧跟市场趋势,全面强化商业房地产行业的ESG实践。这不仅有助于行业内部各环节的顺畅衔接,也将为投资者、贷款人、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专家及 ESG 顾问等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操作指南。

  7. Sistemas Espaciais-Métodos Gerais de Ensaio para Veículos Espaciais, Subsistemas e Equipamentos(ABNT)

  译文:ABNT发布空间系统测试新标准(巴西技术标准协会)

  8月8日,巴西技术标准协会(ABNT)发布了新的空间系统——空间飞行器、子系统和设备的通用测试方法ABNT NBR ISO 15864:2024。该测试标准建立了有关无人航天器项目的设备、系统和子系统级别测试的标准参考,并规定了与测试活动有关的文件撰写要求。

  8. IS 16457: 2024 ISO/IEC/IEEE 15288: 2023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System Life Cycle Processes(Second Revision)(BIS)

  译文:印度发布ISO/IEC/IEEE 15288修订版 加强系统工程生命周期管理(印度标准局)

  近日,印度国家标准化机构(BIS)发布了ISO/IEC/IEEE 15288《系统与软件工程——生命周期过程》标准的第二次修订版,标志着印度在推动全球系统工程和软件开发最佳实践方面的又一重要进展。

  新修订的标准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框架,用于指导系统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该标准不仅聚焦于如何在项目初期精准捕捉并整合利益相关者的多样化需求、关注点、优先事项及限制条件,还强调了设计综合与系统验证的重要性,旨在从源头上确保项目的成功与可持续性。

  BIS发布的这一修订版标准,不仅为组织内部或特定项目定制的系统生命周期流程提供了明确的定义、控制及持续改进的路径,还极大提升了其在单机系统、批量生产系统及可定制系统等多样化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附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电话:010-58811536; 010-58811792 
Email:yuanban@cnis.ac.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