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院内部门>资源环境研究分院>综合新闻
完善第三方节能效益评估机制,支持能效融资发展 时间:2015-04-02部门: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2015年3月31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完善节能项目融资第三方节能效益评估机制政策建议”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林翎院长主持,国家发改委环资司、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第三方评估机构等方面的代表20多人参加此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是英-中繁荣战略基金项目(SPF)《为金融机构引入第三方节能效益评估机制及试点应用》的内容之一。项目执行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代表介绍了英国等国家开展此项工作的经验、成效以及中标院在节能效益评估方面开展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进展、相关评价机制与政策建议的研究主要内容、成果。与会代表针对技术标准、第三方评估机制、能效融资政策和市场需求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国家发改委环资司、银监会政策研究局等领导对开展此项研究工作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肯定。与会代表认为第三方节能效益评估机制是推动能效融资的重要基础设施,相关研究对于促进节能融资项目实施,支持《能效贷款指引》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与会代表认为相关建议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未来应逐步建立完整的第三方节能效益评估管理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建立协调一致的技术和标准基础。同时,应提供更多激励措施,提高金融机构的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应加强人员能力的培训和评价,鼓励市场竞争和国际互认。
    节能效益评估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重要研究方向。节能效益的准确评估是节能工作科学推行的重要基础,也是节能工作闭环实施的重要部分,还是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量交易等市场化节能机制顺利实施的前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积极推动国内节能效益评估标准体系建设,已发布了《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GB/T 28750-2012)等9项节能量评估标准,涵盖了工业、建筑等领域的典型节能改造项目类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0年成立了节能量评估技术委员会(ISO/TC 257),并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秘书处。目前该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8项针对区域、组织和项目等不同层面对象的节能效益评估国际标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牵头了《项目节能量测量、计算和验证通则》(ISO 17747)和《节能量评估者选择指南》(ISO 20376)2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其他典型改造项目的节能效益评估标准也将陆续发布。
    中国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能效信贷指引》也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寻求合格、独立的节能监察机构、节能量审核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在项目技术和节能量评估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本研究对于支持落实相关政策措施,降低节能项目融资的交易成本,促进市场化节能机制的快速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附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电话:010-58811536; 010-58811792 
Email:yuanban@cnis.ac.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