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GB/T 45536-2025《感官分析实验室 质量控制指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是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感官检测领域能力认可需求之下,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联合研制的一项系统性综合应用标准,旨在指导感官好数据的产出、好检测的实施、好研究的开展,保持我国感官分析标准和感官检测能力与ISO国际先进标准同步,与发达国家先进感官检测能力要求同步。
为什么需要这份指南?1. 填补空白:国内外首部感官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解决“主观评价”科学化、规范化久而未决的问题。
2. 国际接轨:参考ISO标准及欧盟EA-4/09G认可文件,助力实验室国际化能力建设。
3. 精准管控:从“人、机、料、法、环、测、质量控制”感官分析技术活动全要素,保障实验室所产出感官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标准核心内容速览
关键板块 |
核心要求 |
人员 |
• 人员配置:组织管理者、感官分析师/评价小组组长 • 检测者/机:评价员/审评员/检验员 • 辅助人员:制备员、提供员 • 合格使用:筛选、培训、选用 • 表现评估、能力维护(评价员/小组每3、6或12个月) • 相关标准:GB/T 12312、GB/T 15549、GB/T 16291.1、GB/T 16291.2、GB/T 22366、GB/T 45172、ISO22935-1 |
实验室环境 |
• 检测区、样品制备区紧邻并隔开 • 温湿度可控(体感舒适优先)、噪音≤40dB • 气味控制(活性炭过滤+正负压调节) • 特殊光源屏蔽颜色干扰、中性色墙面及装饰 • 相关标准:GB/T 13868 |
设备与标准物质 |
• 设备配置:样品制备和储藏设备、称量或测量设备、样品提供器具 • 专用设备防污染材质、称量或测量设备检定/校准 • 参比样管理:明确标识+储存条件 • 建立感官特性参比样库 • 相关标准:GB/T 29064、GB/T 39991、GB/T 40003 |
方法选择、验证、确认 |
• 优先采用国标/ISO方法,非标方法需确认 • 验证指标:重复性、再现性、一致性 • 相关标准:GB/T 10220、GB/T 12310、GB/T 12311、GB/T 12316、GB/T 17321;GB/T 12315、GB/T 19547;GB/T 16860、GB/T 16861、GB/T 39625;GB/T 41408 |
检测样品的处置 |
• 样品制备落到细节、有程序 • 样品标识三位随机编码、防褪色、防脱落 • 储存环境监控(温度/湿度记录) • 接触材料无污染风险 • 相关标准:GB/T 12314 |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 无需严格评估 • 数值型结果可基于重复性和再现性来评定其不确定度 |
确保结果有效性
|
• 内部质控 ——重复性:检测日 ——再现性:按月进行 ——一致性:评价员响应、BET/参考值的符合性 • 外部质控: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 |
1. 重复性:同一评价员/小组多次测试结果一致;
2. 再现性:不同时间、不同小组、不同实验室结果可比;
3. 小组一致性:评价员对特性描述与强度达成共识。
实验室质控全流程
• 数据监控:采用控制图(如X图)跟踪小组表现
• 明确监控活动数据分析结果可接受准则
a) 可接受准则的设定可视分析的特性、频率以及检测的难度、可靠性要求而定。对物理感觉的定量评价一般相对标准偏差(RSD)≤10%。对于化学感觉和化学物理感觉等复杂感觉的定量评价通常 RSD≤20%。
b) 差别检验可采用答对率作为结果的可接受准则,根据被测样品难度、选择的α-风险、β-风险和Pd(能检出产品间感官特性差别的评价员比例)值的大小,设定特定评价小组人数下给出一致性差别检验结果的可接受准则。
c) 排序法可采用斯皮尔曼(Spearsman)相关系数和最小显著差(LSD)作为结果可接受准则。根据被测样品的数量、难度和选择的α-风险值大小,以及设定特定评价小组人数等条件下给出一致性排序结果的可接受准则。
实施意义企业:提升产品感官品质评价、质控效率,减少市场风险。
检测机构:增强数据公信力,助力CNAS认可等相关工作。
科研单位:推动感官分析技术标准化,促进学科发展。
本文作者:
赵镭 | 中国标准化研究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 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