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编码研究领域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传统优势领域,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信息分类与编码研究所。本领域所开展的各类信息分类编码基础标准化研究工作,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机构、产品、行业等众多重要对象的分类与编码,是各行各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
领域承担“全国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对口联络ISO/IEC JTC1/SC32“数据管理与交换”。领域一直面向国际发展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坚持联合、创新、实践、服务的原则,取得了众多突破性、原创性和关键性的标准化理论成果与应用成果。
信息分类编码领域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如下一些方面:
·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化的政策、理论与规划研究;
·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础应用研究和标准化研究;
·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研究及其国家、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数据标准化的理论、方法、标准体系、关键技术标准及应用研究;
·国家信息资源标准化政策、规划与理论、方法研究;
·信息资源标准体系及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与平台标准化建设研究;
·知识管理标准化研究;
·政府机构/企业的标准体系、信息化标准体系、数据标准体系、物资编码体系等研究。
目前,信息分类编码领域主持了二十余项国家级或部际重大科研项目,完成了一百余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我国相关部委的电子政务项目和大型企业的信息化项目提供标准化支撑十余项,如金信工程(一期)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标准建设、金财工程(一期)数据元目录及代码集、金税工程(三期)税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