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国内标准化>国内动态
汽车安全沙盒监管来了!院士第一时间详解 时间:2022-04-02部门:产品安全研究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海关总署五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共同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

  什么是沙盒监管?这个制度对于汽车安全监管将发挥怎样的作用?经社君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王云鹏,给您送上详解。

  为啥要推进沙盒监管? 

  近些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超过352.1万辆,同比增长167%,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连续7年销量全球第一。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也指出,“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国家发改委预计,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辆,其中中国的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我国已成为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融合发展,在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衍生出软件安全、网络安全、产业供应链安全等新型安全问题,给汽车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王云鹏介绍,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

  汽车安全风险呈现新模式。智能网联汽车“端—网—云”架构为汽车带来新的网络安全风险,汽车信息域与物理域紧密融合且网络安全威胁来源广泛,网络入侵可能导致大规模高速移动车辆被恶意控制风险。

  汽车安全状态呈现不稳定性。由于OTA(空中下载技术)的引入,投放市场时被认定为安全的汽车,可能因为软件升级对代码或参数做出调整而变得不安全,使汽车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监管成为挑战。

  汽车安全问题危害扩大化。在大数据应用场景下,汽车数据的使用环境更加开放,特别是数据的频繁跨国界流动,除导致个人隐私、商业数据泄露风险外,也可能泄露国家道路、地理等信息,危害国家安全。

  沙盒监管如何实施?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要构建协同开放的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体系”、“要构建科学规范的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

  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监管部门认为,在我国汽车安全领域有必要引入沙盒监管。

  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沙盒监管是一种针对技术创新的柔性监管制度,为企业提供一个测试平台和测试周期,在不违反原则性准入标准和监管底线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在不完全掌握产品风险时,自愿开展进一步测试,最大限度地防范产品应用风险。

 

  王云鹏认为,目前我国对于汽车的监管模式,主要以传统监管方式为主,难以应对汽车新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亟待引入前瞻式监管模式,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

  “沙盒监管是为特定创新主体在真实市场环境下设置一个风险规模可控的‘安全空间’,允许其在其中测试创新技术或产品,由创新主体和监管者共同解决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潜在风险和制度漏洞。”王云鹏分析,沙盒监管表现出了监管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包容审慎的内涵,“沙盒监管制度强调了对创新特性的重视,突出了对创新突破传统行为的高度容忍,本质上就是为新业态创新营造宽松的环境。”

  据介绍,沙盒监管制度起源于英国,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金融、汽车、能源等领域积极推进实施。它能改善监管应对风险的实时性、灵活性,防止监管过严对科技创新的抑制,较好地平衡技术创新和安全风险,积极倡导最佳安全实践,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繁荣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提供了新的监管思路。

  有关部门表示,沙盒监管鼓励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已经应用在上市车辆上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入安全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标准滞后带来的监管缺失,有利于监管部门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更好地保障产品安全底线。参与试点的企业,要主动履行质量安全责任,接受监管部门的管理监督、跟踪评估和质量服务。双方共同努力,查找产品安全问题,改进产品设计、制造,降低产品安全风险。

  “这是对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的一个典型体现,”王云鹏表示,在汽车安全监管领域试行沙盒监管制度,不仅顺应了新兴产业科技发展趋势,而且能够妥善应对监管在支持创新和防控风险上的冲突,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文/林丽鹂

  责编:冯华、寇江泽

  联合出品: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来源: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aEJkgnKiPR8cPz_E7OMww

附件: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