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主要用能产品和设备节能标准与能效标识》课题第一次例会在成都召开。我院作为课题承担单位与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北京电光源研究所、天津大学、云南铜业压铸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四川省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成都市计量监督检定测试院等单位的代表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我院主持,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的唐副院长在会上致欢迎辞。
例会上,各参加单位都针对性地介绍了所承担任务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季度工作计划。课题负责人根据各单位的汇报内容,对课题总体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落实工作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课题总体情况进展良好,主要四项任务进展情况如下:
一、在前期标准收集和调研的基础上,用能产品和设备标准体系框架已初步建成。
二、能效标准研发方法和模型构建,开发出了能效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已针对变压器、电动机、节能灯和商用制冷设备四大类用能产品和设备开展了能效信息采集工作,完成相关调查问卷的设计工作。目前已分别在成都、深圳和苏州等地开展了用能产品使用习惯问卷调研工作,这将为最终建立相对全面和准确的能效信息数据库提供充实的数据支持。
三、课题的一项重点任务主要用能产品和设备节能标准研究,包括了高效节能产品性能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经济运行三大类的十六项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目前13项标准已经启动,进展顺利。其中《照明节能节电技术条件》、《制冷展示柜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标准,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取得突出进展,完成征求意见稿;孔板节流和降膜蒸发一体化高效水源热泵机组已基本完成样机制备和初步的理论研究;为了扩大标准的覆盖面,铜转子电机也已完成了样机优化方案,并将自筹200多万元经费开发20余台样机,下一季度将完成设计定型和设计报告;其余3项标准也已完成前期技术准备工作,按进度安排将于下一季度启动。
四、主要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标识共性方法研究。目前,家用电冰箱、房间空气调节器、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和自镇流荧光灯四类主要产品能效检测一致性实施方案已初步确定,样机正在制备。下一季度将启动样品传递和各实验室的检测工作,能效标识实施模式研究进展迅速,已充分调研国外先进能效标识实施方案,完成调研报告,并开展了能效标识实施情况调查和中国能效标识监督方案的制定工作。另外,主要用能产品和设备能效标识实施规则的研究工作也将按进度开展。
课题参加单位纷纷表示今后会充分利用课题例会的平台,及时协调问题,攻破课题难点,确保课题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