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本院动态>标院新闻
“重要公益类技术标准研制”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时间:2010-09-29部门:高新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召开 “重要公益类技术标准研制” 课题验收会,来自质检总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单位的13位专家对课题进行了验收,邱月明副院长、罗虹副总工出席课题验收会。
    “重要公益类技术标准研制”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中的第六课题,由我院多部门承担。课题主要从社会责任关键技术标准研制、信用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城市公共交通标准研制和标准体系的研究、国家物品识别网络体系研究与关键标准研制四个方面开展公益类技术标准研制,课题取得的科研成果包括:专项研究报告7个;构建标准体系框架研究报告4个;完成标准研制20项,6项标准已发布,9项为报批稿,5项为草案稿;正式出版3部专著,其中《信用标准化导论》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专著;发表论文7篇;申报专利项4项;开发标准应用配套工具软件2套;建立了7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标准化知识的复合性人才。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在完成情况、主要成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汇报后,高度肯定了课题的集成成果、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及组织管理,一致认为该课题在公益类技术标准的分类、制定原则、共性方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成果,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其中“社会责任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适时提出应加强针对ISO 26000国际标准的应对策略和风险控制研究的建议,此项建议已获得国家认可,并批准列为专项研究课题;“信用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取得包括基础理论、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配套工具等经实践成功应用的系统化成果;“城市公共交通关键标准研制和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构建涵盖城市轨道交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行业的城市公共交通标准体系,主要服务标准已在多个城市广泛应用;“国家物品识别网络标准体系研究”对我国国家物品识别网络体系提出了标准体系框架性建议,为建立我国物品编码自动识别与数据无缝兼容的采集、传输模式,提供了物品编码数据结构、应用标识符、数据标识符和关键标识、条码、射频标准等成果,已获四项发明专利。


 

附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电话:010-58811536; 010-58811792 
Email:yuanban@cnis.ac.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