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2”一个让所有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都铭记于心的日子。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我院就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组,并开展了《地震灾区人口与健康应急数据资源规范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工作。
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院高新技术与信息标准化研究所《地震灾区人口与健康应急数据资源规范研究与示范》项目组成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共六人,再次前往四川成都与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其他项目组成员首先对项目进行了回顾和阶段性总结,截止到目前为止,本项目组已经完成了下列三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以及三项标准的实施指南:
1.《地震灾区伤病员身份标识规范》(征求意见稿)
2.《地震灾区伤病员健康档案规范》(征求意见稿)
3.《地震灾区伤病数据集描述规范》(征求意见稿)
4.《地震灾区人口与健康应急数据资源标准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
项目的研究工作将对于下一步开展突发事件(包括地震、洪水、矿难等灾害事件)紧急救治标准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项目组成员还到地震重灾区什邡市进行了考察,了解了近一年来什邡市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情况。以什邡市中医院为例,在项目组几家单位的联合支持和帮助下,信息化建设已基本成型,HIS系统、PAC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都在医院得到了有效使用,大大提高了该医院的工作效率。目前中医院就诊的病人数量已经略超地震前就诊的病人数量。什邡市卫生局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实现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实现什邡市的信息共享。
《地震灾区人口与健康应急数据资源规范研究与示范》项目对什邡市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什邡市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也在四川省处于前列。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一个全新的什邡,一个重生的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