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5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基础标准化研究所为主起草的ISO 28564-1 Public information guidance systems —Part 1:Design principles and element requirements for location plans, maps and diagrams的FDIS稿(国际标准最终草案)结束了为期两个月的FDIS投票,ISO/TC 145(图形符号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向标准主笔单位及工作组召集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来贺信,祝贺该标准以全票赞成的成绩圆满结束最后一轮投票。
ISO 28564-1通过最后一轮FDIS投票不仅标志着ISO 28564-1成为ISO第一个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正式国际标准,也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先进性、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获得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各成员国的高度认可,更为ISO 28564后续部分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标准化活动,我们走过了从被动跟踪阶段到实质性主导阶段的历程。
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9)作为ISO/TC 145的国内对口单位,从1985年起就定期派出专家参加ISO/TC145年会,了解国际最新研究动态,并大力加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学术带头人白殿一研究员于国内外率先提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理念并建立了我国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标准体系。与我国公共信息导向系统标准化研究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相比,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该领域的研究却一直停滞不前。ISO/TC 145/SC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分委会)成立于1970年,在过去的40年里,该分委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创制以及具体符号的标准化方面,而没有在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的高度开展标准化工作。因此,2006年在相关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之后,我们迅速启动了向国际标准转化的研究。同年12月以GB/T 20501为基础的国际标准提案顺利立项,编号为ISO 28564-1,我国同时担任ISO/TC 145/SC 1/WG 5的召集人和标准主笔人。
经过3年多的努力,在科技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ISO 28564-1顺利进入出版阶段,标志着我院的标准化工作走出了一条从采标到自主创新,再到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道路,填补了多年来我国在公共信息导向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