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本院动态>科研动态
《技术传播服务能力评价通则》团体标准解析 时间:2024-12-12部门:标准化评估研究所

  一、标准研制背景

  技术传播是社会各界和科技工作者实现科技交流互动、推动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途径。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技术传播的主体、内容、方式、渠道等都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产生了技术传播链条上针对不同环节的一系列服务,并且这类服务体现出服务主体多元化,吸引了除政府以外的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市场化社会化力量广泛参与,不断推动技术信息的扩散和共享、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然而目前,社会上对技术传播服务相关术语尚未统一界定,技术传播服务内容没有明确和分类,对服务提供缺乏相应的要求和规范,服务种类五花八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整体上影响了技术传播的效果,阻碍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技术传播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技术传播的效果,为规范技术传播机构行业行为,促进技术传播机构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技术传播的成效,促进技术传播事业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了《技术传播服务能力评价通则》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以期为相关方选择技术传播机构、技术传播机构改进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二、主要技术内容

  1范围

  标准规定了技术传播服务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取值规则,以及评价程序。

  标准适用于评价技术传播机构的服务能力水平。

  2术语定义

  对标准文本中涉及的技术传播、技术传播服务、技术传播机构、技术传播服务能力等进行了定义。

  3.基本原则

  标准对开展技术传播服务能力评价应遵循的公开性原则、公正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等进行了阐述。

  4.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传播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层级的评价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传播内容呈现能力、传播渠道拓展能力、传播影响能力、传播保障支撑能力等4个维度。

表 1 技术传播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传播内容呈现能力

内容获取能力

内容获取广度

内容获取质量

内容创作能力

技术理解能力

内容策划能力

内容制作能力

传播渠道拓展能力

渠道网络能力

渠道丰富程度

渠道覆盖范围

渠道关系紧密度

自身运营能力

社交媒体级别

社交媒体引流量

社交媒体互动率

传播影响能力

受众满意度

传播内容满意度

传播形式满意度

传播时效满意度

技术所有者满意度

传播内容满意度

传播形式满意度

传播时效满意度

传播保障支撑能力

组织建设能力

团队人员专业性

专家资源丰富性

设施保障能力

场馆设施保障

在线平台保障

   

  5.取值规则

  标准给出了三级指标的评分规则,以及根据三级指标权重和得分计算二级指标以及一级指标的规则。

  6.评价程序

  包括评价委托受理、确定评价结果、出具评价报告、评价结果应用等内容。

  三、标准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

  本团体标准已于2024年11月29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发布,该标准为评价技术传播机构服务能力提供参考,解决技术传播领域技术传播服务内容和质量缺失统一规范的问题。对于促进技术传播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导技术传播机构管理具有现实意义。技术传播服务能力的评价结果可作为遴选技术传播机构、促进技术传播机构改进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的依据。有助于规范我国技术传播机构管理、促进技术传播服务质量提升,更好发挥技术传播在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文章作者:苏宏宇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评估研究所

附件: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