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数字巧记《国家标准化战略纲要》的核心要义

  标准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支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标准化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制定和实施开展监督管理的活动。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2021年10月10日,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情,放眼全球,面向未来公开发布《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纲要》是第一份以党中央名义颁布的标准化纲领性文件,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

  为了便于记忆和学习,可以尝试从“一个主题、两个阶段、三个板块、四个转变、五个任务、六组举措”概括《纲要》的核心要义。

  一个主题: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标准化在高技术创新、产业优化升级、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以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纲要》把握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明确了我国标准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绘制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标准化发展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积极推广应用国际标准,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对此,《纲要》指导思想回应了总书记要求,明确“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指导思想还提出“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这是根据标准化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作出的科学判断。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落实到标准化工作中,就是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建设,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战略性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传承与创新、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标准化治理结构,增强标准化治理效能,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进而实现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两个阶段:面向2025年和2035年

  《纲要》着眼于支撑国家“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标准化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面向2035年的长远目标。

  《纲要》对“十四五”标准化事业的发展目标,采取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表述方式。明确了“十四五”这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关键时期的标准化发展主要目标,并从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化开放程度显著增强、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这样的目标设定,遵循了标准化活动的基本规律,考虑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现实基础和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也兼顾了国际标准化发展环境和趋势。具体指标均有研究和工作基础,也有一定难度和挑战,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纲要》提出了到2035年标准化发展的远景目标,这就是:“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这个远景目标从标准体系、标准化管理体制、标准化工作格局3个方面对未来进行展望,既突出了标准化工作重点方向,也对接了国际发展趋势,体现了标准化发展的长远定位。

  三个板块:定位目标、重点任务与组织实施

  《纲要》由9个部分35条组成,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包括引言和第一部分,明确了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位,确立了我国标准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分阶段目标。

  第二板块包括第二至第八部分,围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标准化事业发展,部署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加快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进程”“以标准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和“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等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第三板块即第九部分,提出了加强《纲要》组织实施的要求。

  四个转变:标准化改革的新路径

  《纲要》在面向2025年目标中,提出要实现标准化工作的“四个转变”,即: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绘就了我国标准化改革创新发展的“路线图”。

  以上“四个转变”,也是始终贯彻于《纲要》的特点之一。一是围绕标准供给,从拓展市场主体标准化空间、激发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强化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应用等提出了相关举措。二是围绕推动全域标准化深化发展,在拓展标准化广度、标准化深度方面提出了若干措施。三是在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方面,谋划部署“引进来”、“走出去”、国内国际协同发展等标准国际化发展路径。四是围绕提升标准化工作的质量效益,从“强基础”、“提效率”、“增效益”等角度提出了新的举措。

  五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关注科技、产业、绿色、社会建设与对外开放

  《纲要》第二至第六部分部署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五项任务。

  一是围绕“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提出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以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机制三个子任务。

  二是围绕“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提出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引领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健康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助推新型基础设施提质增效五个子任务。

  三是围绕“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持续优化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标准,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筑牢绿色生产标准基础,强化绿色消费标准引领五个子任务。

  四是围绕“加快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进程”提出推进乡村振兴标准化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建设,推动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标准化建设,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保障生活品质的标准水平六个子任务。

  五是围绕“以标准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出深化标准化交流合作、强化贸易便利化标准支撑、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三个子任务。

  此外,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中,还设置了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化强基,新产业标准化领航,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稳链,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国际化跃升等“7个工程;以及新型基础设施标准化,乡村振兴标准化,城市标准化,社会治理标准化以及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等“5项行动”。从而增强了《纲要》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六组推动标准化事业发展的举措:关注标准化改革创新与发展基础

  《纲要》第七、第八部分部署了标准化事业发展的任务,包括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与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两个维度,六组重要举措。

  其一是从标准供给来看。第二十五条提出了“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标准体系结构等举措,以标准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供给充分高效。

  其二是从标准化运行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第二十六条围绕深化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方面,提出建立标准创新型企业制度和标准融资增信制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建立国家统筹的区域标准化工作机制等。另一方面,第二十七条则围绕“大标准”,也就是促进标准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方面,提出健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与产业价值链深度融合等举措。

  其三是从强化标准实施应用来看。第二十八条提出了建立法规引用标准制度、政策实施配套标准制度,建立标准版权制度、呈缴制度和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交易制度,完善对标达标工作机制等举措,以充分释放标准化效能,提高标准的应用水平,促进标准有效实施。

  其四是从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的监督方面,第二十九条提出了健全覆盖政府颁布标准制定实施全过程的追溯、监督和纠错机制,健全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机制,有效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建立标准实施举报、投诉机制等举措,以提升标准水平、完善标准化管理,提升标准化治理效能。

  其五是从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的“硬实力”方面。第三十条面向“科技”,围绕提升标准化技术支撑水平,提出构建标准化科技体系,完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建设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国家标准验证点和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建设国家数字标准馆和全国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的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机器可读标准、开源标准等举措。第三十一条面向“服务”,围绕大力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提出完善促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标准化相关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建立标准化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等要求。

  最后是从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的“软实力”方面。第三十二条面向“人才”,围绕教育、培训、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科研人员能力、基层标准化管理人员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第三十三条面向“环境”,提出宣传标准化作用,普及标准化理念、知识和方法,提升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大力培育发展标准化文化的要求。

  此外,为确保目标任务落实落地,《纲要》还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政策两个方面作出了部署。理解掌握《纲要》的“一、二、三、四、五、六”,有助于更好贯彻实施《纲要》,以《纲要》要求为指引,推动标准化各项工作深入发展!

 

  (作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标准化理论战略研究所 赵文慧)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