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4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撑重点领域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制的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第1年度进度检查会在北京召开。项目对口专家组成员、项目承担单位、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参与单位等单位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林翎院长到会并就各课题进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议由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等课题承担单位的4位课题负责人从课题基本情况、研究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指标达成情况、预期创新点、研究难点、财务执行进度、需调整的内容及下一步研究计划等几个方面汇报了课题第1年度的研究进展。项目对口专家组对课题的进展进行了逐一评议并就课题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意见。专家认为,项目各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第1年度的任务目标。专家建议下一步研究工作应重点突出,紧扣各课题关键技术环节,提升研究质量,提前启动试点活动。各参与单位要加强项目内部的技术协作,更好发挥对口专家的指导作用,争取早日形成研究成果,国家重点节能工作提供支撑。
《支撑重点领域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制的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是我院承担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NQI)》 重点专项项目之一。该项目在节能标准化领域长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基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这一节能工作的新要求,聚焦建材、煤炭等重点行业“双控”政策实施和用能单位达成“双控”目标的技术标准需求,采用“标准体系构建-关键技术研究-重要标准研制”的研究路径。项目部署为4项课题:课题一将研究构建典型行业企业能耗双控标准体系,支撑“双控”目标设定和考核等政策措施实施。同时研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及能耗测试方法和评价技术要求等配套标准,规范能耗测试与分析过程,建立限额标准—检测(监测)方法--效果评价的有效实施路径。课题二将提出能源管理绩效提升的实施路径和测量验证方法,研制能源管理绩效评价关键技术标准。课题将研制支撑节能市场机制完善的关键技术标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市场机制标准体系,支持企业能源绩效的持续提升。课题三将实现多能源互补和供需双向响应的集中供能系统,研制泛能网关键技术标准。课题还将研制余热利用等关键技术标准,促进余能高效回收利用,提升典型工业用能系统运行能效。课题四将研究提出高效工业设备节能技术应用路线图,制修订一批工业用能设备强制性国家能效标准,不断提升产品能效水平。本项目研究成果有助于建材、煤炭等领域的玻璃、泡沫玻璃和蒸压混凝土制品行业淘汰能耗较高的落后产能,有利于技术进步,推动行业结构升级。研究成果将为“‘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余热暖民工程”、能效“领跑者”制度等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和标准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