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院内部门>资源环境研究分院>综合新闻
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举办 时间:2016-10-25部门: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10月21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以下简称“NQI专项”)项目“支撑碳排放交易的典型共性技术与标准研究及集成应用示范”(以下简称“碳交易示范项目”)、“支撑重点领域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制的关键技术标准研究”(以下简称“双控项目”)和“典型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标准研究”(以下简称“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三个项目实施论证会在北京市远望楼宾馆召开。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刘峰副处长、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刘勇副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冶金工业标准信息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石油大学、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节能协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的15位咨询专家与会,来自三个项目和各课题承担单位代表共9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证会。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的林翎院长主持,并针对三个项目的立项背景、主要研究内容,未来成果产出等方面内容向与会专家做了概括介绍。
  

  会上,刘峰强调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碳排放管控工作高度重视,“碳交易示范项目”研究正值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之初,项目可对碳排放核算方法由历史排放法向基准法的过渡、非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核算以及自愿减排项目的核准与核算提供技术支撑,项目集合了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统称NQI)工作全链条的支撑单位,对我国碳市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他希望各单位集中优势力量、共同推进项目实施,使NQI各要素如“齿轮”般配合,从不同角度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
  刘勇表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是国家发改委的重点工作之一,希望“双控项目”的研究可解决能耗强度控制标准不完善和能耗核算不准确、能效评价方法不科学的问题,为“双控”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希望“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可以引导重化工业园区化发展,按照“点、线、面”的原则构建产业链,形成园区企业之间原料(产品)互供、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实现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双轮驱动和有效融合。
  

  项目负责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的陈亮博士、李鹏程博士和付允博士分别汇报了三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咨询专家组成员听取了项目汇报,论证了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为三个项目的实施分别提出了咨询意见。
  

  作为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郎志正教授对三个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给予了肯定,提出将三个项目研究应相互结合,节能、节材是减排的基础,以“双控项目”和“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来强化“碳交易示范项目”,用市场手段来实现碳排放的控制。他建议项目各单位在通力协作的同时,加强与咨询专家组的联系与合作,争取早出成果,切实服务我国相关政策及产业的需要。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财务专家郭士萍老师解读了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了对科研经费的“松绑”是重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举措,不能误认为是“大撒把”,必须继续加强管理,专款专用,独立核算,重点关注自筹资金部分经费的使用,并严格按进度执行预算。
  三个项目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第一批的启动项目,所研究的内容也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内容及方向,“碳交易示范项目”直接支撑我国碳市场的建立工作;“双控项目”有力支撑国家发改委“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方案的推出和实施;“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直接服务于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三个项目的实施在“十三五”期间,可为我国节能减排降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依托标准帮助重点行业企业在组织生产与经营活动中实现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和绿色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的绿色经济、绿色引领的发展目标。
附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电话:010-58811536; 010-58811792 
Email:yuanban@cnis.ac.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