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院内部门>资源环境研究分院>综合新闻
能效标识实施10年节电4419亿度 能效标识制度十周年研讨会在京召开 时间:2015-06-25部门: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6月13-14日,能效标识制度十周年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分院和中国标准化杂志社策划并实施,会议总结了能效标识制度实施十周年所取得的成效,并研讨了能效标识制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王善成、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副司长张益群、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副主任李春江、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徐志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马林聪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爱仙主持。


    王善成副司长表示,本次研讨会是“2015年全国节能周宣传活动”的其中一项重要活动,总结了我国能效标识制度实施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效。这次研讨会必将对推动我国能效制度的完善发挥积极的作用。

   

    张益群副司长强调,十年来,在主管部门、授权实施机构、行业协会、生产企业、零售商、检测、科研和国际机构等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能效标识制度已成长为参天大树。在未来,国家质检总局将倾斜相关资源,重点筹划和部署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工作,加强从上而下的领导,联合各部门协同开展能效标识监督检查活动,依托二维码能效标识创新市场监管模式,不断提升能效信息符合性,为能效标识下一个十年的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李春江副主任指出,中国能效标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实现了能效标识认证合格评定,传递信任和服务发展的宗旨,为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志强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国家节能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关注和高度重视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进展及成效。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配合好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展相关工作,确保能效标识制度顺利实施,并取得更加显著的节能效果。
    能效标识制度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三部委联合推出的一项节能减排和质量控制举措,于2005年3月正式实施。十年间,能效标识制度共覆盖了33类用能产品,9000余家企业和900余家检测机构参与,98.1%的消费者见过能效标识,取得了超过约4419亿度电的节能成效,有力保障了我国用能产品的能效提升,推动了国家节能减排发展。


    马林聪院长表示,能效标识在终端用能领域节能工作中的地位不断强化,作用日益显著,充分调动了各相关方积极性,得到了各相关方大力支持。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积极努力下,在行业协会、企业、检测机构、国际组织等各相关方的支持下,中国能效标识制度对促进节能技术研发应用、推动我国用能产品能效提升、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即将迈入“十三五”战略发展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将继续做好能效标识制度的备案管理和实施工作,推动制度取得更大成效。
    据介绍,能效标识制度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企业自我声明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举措,其核心特点是”企业自我声明 + 能效信息备案 + 市场监督管理”的实施模式。同时,十年间,根据市场环境的发展,能效标识制度还完善了“市场监督”、“实验室管理”、“超高效监管”以及二维码等信息化管理措施,真正保证了能效标识制度稳中有序的发展。


    会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院长林翎作了中国能效标识制度发展历程回顾与总结的激情演讲,感染了现场的数百名参会者。中国标准化杂志社社长赵宏春发布了能效标识十周年征文活动获奖名单,此次征文活动得到了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协会企业、媒体消费者等相关方的积极响应,数十名获奖代表上台领奖并合影留念。14日上午,各企业代表就能效标识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为能效标识制度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迈入“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效标识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4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为能效标识制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据了解,能效标识将扩展实施范围,研究饮水机、电冰箱(修订)、燃气热水器、空调压缩机、计算机显示器(修订)、投影机、电焊机、稀土永磁电机、高压电机、自镇流LED灯等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规则。

 

附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电话:010-58811536; 010-58811792 
Email:yuanban@cnis.ac.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