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院内部门>资源环境研究分院>综合新闻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效率等级》国家标准启动及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时间:2009-08-20部门: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随着常规能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我国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非常重视,为此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加强我国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太阳热水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太阳热水系统产品与工程主要和最大的生产与使用国家。我国目前产量和出口量均列世界第一位。我国此产品的科研、生产水平已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
    为了推动和规范我国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的发展,《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热能效限定值及效率等级》国家标准制定列入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的通知》国标委工一联[2008]149 号中。项目编号:370。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08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08]168号 文件 正式下达了该标准的制定计划。项目编号:20083248-Q-469。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效率等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能效标准”)启动及第一次起草单位工作会议于2009年8月18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一部于茜高工、农业部李景明处长、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朱俊生司长、我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李爱仙所长、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罗振涛主任、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贾铁鹰秘书长等专家、领导及起草单位代表共50多人出席会议。
    会议由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贾铁鹰秘书长主持。他提出,此能效标准是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第一个强制性标准,这个标准由国家16个部委共同发文,能效标准实施以后力度非常大,是强制性的。今后,凡是进入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这个行业里面的企业都要贯彻执行这个标准。因此,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广泛听取多方的意见。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一部于茜高工指出:太阳能产业是我们国家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效率等级》国家标准的制定很重要,应“科学、合理”地制定《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效率等级》国家标准,“科学、合理”是标准制定的重要准则。希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来规范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市场。
    李爱仙所长指出,能效标准是我国节能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对能效标准的制定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针对能效标准制定的要求提出了各等级产品的比例,一级产品5%10%,淘汰15%20%的能效比较低的产品,从而达到规范和净化市场的作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俊生说:“国家要求制定太阳能热水器行业节能的标准,这必须是一个经过试验和研究得出的标准。能效限定值的确立也要在先进企业产品和落后企业产品之间取一个均值。”他还进一步补充:“能效标准”就是家用太阳能热水器进入行业的门槛,“能效标准”建立后太阳能热水器下乡的质量就有了保证。”
    罗振涛主任就“能效标准”的科学性作了很好的阐述。“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GB/T 19141-2003家用太阳热水系统技术条件” 标准是在对20台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充分的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制定的,这也为‘能效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我们这次又测试了61家太阳能热水器,基本涵盖了市场上所有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所以《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效率等级》标准的制定是在掌握了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见“能效等级标准”的制定并不是凭空得来的。他表示此次把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日有用得热量和平均热损因数通过计算公式得出综合热性能系数,这是一个创新。同时,在后期工作中还要广泛听取行业外专家、消费者等多方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就该标准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能效等级分为5个级是合理的,一级为最高。就“能效标准”等级划分的可行性、能效的检测方法,是否应由专业的质检机构进行检测以及“能效标准”如何宣贯,出台后的实施办法等细则问题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应同步制定能效标识实施规则,争取与标准制定工作同步。
    最后,贾铁鹰秘书长就标准参加单位提出了应遵守的3点要求和纪律并对标准制定进程进行了安排。

 

 

附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电话:010-58811536; 010-58811792 
Email:yuanban@cnis.ac.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