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院内部门>标准化理论战略研究所>综合新闻
分享“标准化方法论”探索的新成果——白殿一研究员主讲“标准化大讲堂”第五讲 时间:2010-12-29部门:标准化理论战略研究所

    12月23日下午,“标准化大讲堂”(第五讲)活动在我院举行,我院副总工、基础标准化研究所所长白殿一研究员进行了题为“标准化方法论之探索”的报告,为全院职工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由“标准学应该成为一门学科,也能够成为一门学科” 这一命题出发,阐述了“标准化方法论”研究的缘起。并从严谨、科学的视角界定了标准、标准化、方法、方法论等关键概念,进而论述了标准化方法、标准化方法体系,以及“标准化方法论的框架体系”。
    白殿一研究员长期从事标准化原理方法、图形符号与城市导向标准化领域的研究工作。他作为主要起草者和推动者主持建立了“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国家标准体系”;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书籍、参与出版书籍十余部;作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质检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曾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科技兴检、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二、三等奖等多项奖项。
    在本次报告中,白殿一研究员首次提出了诸多新的学术观点,例如:关于“标准”的普遍适用的定义;标准的7个属性;标准制定程序的6个典型阶段;以及由“过程控制”、“技术规范”、“文本编写”和“推广应用”4个维度构成的标准化方法体系等。他指出:标准化方法以实现标准化目的为宗旨,并贯穿标准化过程的始终。他始终强调:标准化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只有不断完善标准化方法体系,认真履行标准化程序,在标准化过程的各个阶段切实运用标准化方法,才能从“方法”上保证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最终获得最佳秩序与效益。
    作为全新理论的首次发布,本次报告引发了在场职工的激烈讨论和点评。除了对研究成果表示了高度评价外,也表示探索标准化方法论应该成为标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
    王忠敏院长亲临了本次报告现场,并在活动的最后点评了全年的“大讲堂活动”。他指出:“标准化大讲堂”活动为我院营造开放活跃的学术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传播了知识,交流了经验。明年的活动中会有更多的同志走上讲台,推动“大讲堂”活动成为一个更加开放和活跃的学术平台。
附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电话:010-58811536; 010-58811792 
Email:yuanban@cnis.ac.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