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院内部门>标准信息研究所>科研动态
标准化舆情摘编周报 (2024年9月2日-9月8日) 时间:2024-09-11部门:标准信息研究所

  一、国内重要信息摘编

  1. 市场监管对非合作举措纳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

  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宣布对非务实合作新举措。其中,实施“中非质量提升计划”和“建设10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由市场监管总局负责。此外,“设立中非标准化合作与研究中心、中非贸易数字化互信验证平台,开展中非合格评定能力提升行动”等举措纳入峰会成果文件《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

  市场监管系列对非合作举措,旨在通过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等领域开展对非援助合作,提升非洲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中非质量管理、标准相互衔接,推动市场规则、规制相容相通,有效降低中非经贸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扩大对非制度型开放,为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市场监管总局)

  2. 累计逾1.7万项!我国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跃居国际第一梯队

  2024年1到7月,市场监管总局共批准发布324项新的国家标准物质,其中国家一级标准物质30项、国家二级标准物质294项。截至目前,市场监管总局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7600余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跃居国际第一梯队。

  标准物质是计量关键要素,我国首次研制成功高精度碳监测气体标准物质,为碳监测提供精准“标尺”。新发布的气体标准物质在国际计量局比对中获等效度,服务碳监测评估试点,提供国际可比的精准数据。此外,针对碳达峰碳中和,还批准建立系列温室气体标准物质,支撑碳排放监测工作。

  同时,强化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标准物质研制,新发布多类残留分析标准物质,如恩诺沙星和磺胺嘧啶等。恩诺沙星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动物细菌病及支原体感染有效,但人体摄入或引发过敏、延迟菌群生长及耐药性等风险。新发布的牛肉粉中恩诺沙星残留分析标准物质国际比对获等效一致,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比,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央视网)

  3. 我国已制定发布儿童和学生用品相关国家标准193项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制定发布儿童和学生用品相关国家标准193项,较为全面地覆盖了纺织服装、玩具、家具、童车、学生用品等领域。

  近年来,我国在学生用品安全、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婴幼儿及儿童用纸品安全、中小学数字教材、智能移动终端未成年人保护、儿童箱包等领域不断丰富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有力推动了儿童和学生用品相关行业健康发展,支撑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

  4. 我国今年立项制修订预制菜等35项食品安全标准

  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2024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2024年立项制定预制菜、修订食用油脂制品等35项食品安全标准。计划包括制定和修订5项食品产品标准,其中制定预制菜等2项产品标准,修订食用油脂制品等3项产品标准。预制菜食品产品标准将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食材供应链分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部门牵头制定。食用油脂制品食品产品标准将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南大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部门牵头修订。此外,计划还包括制定1项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标准、5项理化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修订14项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2项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1项毒理学评价方法与规程标准;制定和修订2项生产经营规范标准、5项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标准。(北京日报客户端)

  5. 首个大数据批流融合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大数据领域首个批流融合国家标准GB/T 44216-2024《信息技术 大数据 批流融合计算技术要求》,该标准牵头起草单位为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信息技术 大数据 批流融合计算技术要求》对批流融合技术作了清晰定义,规定了批流融合系统需能同时支持实时和离线计算模型,并应具备统一资源管理、统一计算框架、统一API、统一SQL接口、统一作业管理、统一权限管理及弹性拓展等关键能力。(环球网科技)

  6. 三项智能网联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 44495—2024《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 44496—2024《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和GB 44497—2024《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其中,GB 44495—2024《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了汽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外部连接安全、通信安全、软件升级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 44496—2024《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为规范车企软件升级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和落实软件升级监管政策奠定标准基础;GB 44497—2024《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将为事故责任认定及原因分析提供技术支撑。(人民网)

  7. 4项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4年第17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工业互联网平台 监测分析指南》、《工业互联网平台 解决方案分类方法》、《工业互联网平台 服务商评价方法》、《工业互联网平台 质量管理要求》4项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人民邮电报)

  8. 河南省发布首个粮食品种地方标准《豫麦》

  日前,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豫麦》河南省地方标准,这是河南省首个主粮品种地方标准,也标志着河南成为全国首个制定主粮品种地方标准的省份。

  《豫麦》地方标准对“豫麦”进行术语定义,为河南省内生产的优质商品小麦。该标准根据小麦的品质和适宜的加工用途,将小麦分为五类。《豫麦》地方标准还对豫麦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储存及运输等各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旨在通过标准引领,打造“豫麦”品牌,引导河南小麦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小麦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助推河南由小麦资源大省向小麦产业强省转变。(中国农网)

  二、国外重要信息摘编

  1. IEC加速工业数字孪生国际标准化进程

  数字孪生,可以被定义为物理资产的实时虚拟映射。尽管这项技术已经在工业界有所应用,但至今仍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尤其是在国际层面。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2023年IEC发布了工业数字孪生标准的第一部分,首次为该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基本概念提供了清晰界定。据发布该标准的工作组专家Jens Gayko介绍,IEC的工业数字孪生标准目前正分阶段推进,另外四部分正在制定中,旨在使工业数字孪生的应用更加无缝、安全且高效。目前标准的第二部分处于委员会草案阶段,主要聚焦信息元数据模型的构建。第三部分将深入探讨网络安全标准化问题,第四部分将专注于具体应用场景的剖析,第五部分则将关注接口与互操作性的标准化。(国际电工委员会)

  2. 人工智能引领医疗保健革命,重塑患者体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医疗保健行业的面貌。近日,Arkangel AI公司的领军人物Laura Velásquez Herrera强调,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疾病诊断的精确度和时效性,还通过简化复杂的医疗流程,有效促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为患者带来了更加个性化和贴心的医疗服务体验。

  Velásquez Herrera指出,在推进AI医疗应用的过程中,数据安全与合规性至关重要,ISO等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如ISO/IEC 27001和ISO/IEC 27040,为医疗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助于确保AI工具在尊重隐私和遵守法规的前提下运行。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标准的广泛应用,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快、更智能、更友善的医疗保健新时代即将到来。通过优先考虑患者需求、遵循道德规范和加强国际合作,AI将彻底改变医疗保健的面貌,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国际标准化组织)

  3. 波罗的海标准化论坛成功举办

  波罗的海标准化论坛(BSF)于8月28日至30日在波兰顺利举行。BSF是立陶宛(LST)、爱沙尼亚(EVS)、拉脱维亚(LVS)和波兰(PKN)国家标准化机构代表的年度会议。本次论坛还应邀接待了乌克兰(UAS)代表团。

  BSF的参与者是标准化机构管理层的代表和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论坛期间,他们共同出席全体会议,随后深入各个专题工作组,展开细致研讨。

  在论坛上,与会者积极交流有关管理、标准化、IT和市场营销领域的宝贵知识和丰富经验。讨论的主题广泛,涵盖了技术委员会工作的组织、国际合作、沟通技巧的提升、积极参与标准化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等多个方面。(波兰标准化委员会)

  4. 全球十四位科学家合作制定干细胞胚胎模型标准

  在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阿方索?马丁内斯?阿里亚斯教授组织下,来自不同国家的十四位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携手合作,为基于干细胞的胚胎模型制定了标准,并于9月2日将研究成果发表于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上。与此同时,这些科学家们还就相关概念的定义达成了共识,旨在确保研究人员之间能够进行准确无误的对话,明确组织所处的阶段,并且促进媒体和社会对该领域的正确理解。倘若他们对于标准的建议被采纳,将会极大地有助于减少外界对这一新兴领域的误解,同时也能为资助机构和监管机构对该领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提供有力的支持。(庞培法布拉大学官网)

  5. Rosstandart与TSE签署合作备忘录

  8月28日,俄罗斯联邦技术法规和计量局(Rosstandart)与土耳其国家标准学会(TSE)举行双边会议,签署了关于标准化和合格评定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规定,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包括两国互供货物监管和技术文件交流、产品合格评定领域规则和程序比较、交流制定国家标准经验以及协调两国之间的货物交换。另外,备忘录规定了单独合作领域是组织联合培训计划、会议和研讨会。双方还讨论了俄罗斯标准在土耳其共和国阿库尤核电站建设项目实施中的应用、基金数字化标准以及该领域国际组织现场合作等问题。此次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有助于加强双方经济联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并尽量减少两国之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俄罗斯标准化协会)

  6. SON将实施新国家标准化战略强化产品质量

  尼日利亚国家标准化机构(SON)近日宣布,将于本月正式启动为期四年的新国家标准化战略(2024-2027),旨在通过提升产品安全和质量保证,清除市场不合格及假冒产品。该战略将替代2022年到期的旧政策,通过全面标准体系提升消费者验证产品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SON新闻社标准发展部主任艾哈迈德·布卡尔博士表示,新战略将允许消费者实时、免费且无干扰地验证产品真伪,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SON还通过推广产品认证标志(PAM)标签,加大对进口假冒、不合格商品的监管力度,以应对全球假冒商品挑战。

  SON总干事伊费安尼·奥克克博士强调,此次战略发布是SON纠正公众误解、加强公众教育的重要步骤。尼日利亚商业和工业记者协会主席伊费安尼·奥努巴对SON的举措表示赞赏,并承诺将继续合作以提升公众对标准化战略的认识。

  新战略的实施预计将为尼日利亚市场带来更加健康和安全的消费环境,促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尼日利亚联邦广播公司)

  7. SA发布修订后的游泳池标准

  澳大利亚标准学会(SA)近日发布了新版泳池安全标准AS 1926.1:2024,旨在增强游泳池安全性,减少儿童溺水风险。根据皇家救生协会的报告,2023年7月~2024年6月,澳大利亚发生了323起溺水事故,其中27%的零至四岁儿童溺亡事件发生在家中游泳池。因此,确保泳池安全对于保护儿童至关重要。

  新版标准明确了泳池安全屏障的设计、施工和测试要求,旨在防止儿童擅自进入泳池区域。修订内容包括新的定义、简化的条款、新增的图示、非可攀爬区域内植物的规定、门闩和铰链的标记以及更严格的测试要求。这些改进旨在消除不确定性,为行业和泳池拥有者提供更明确的指导。标准的制定得到了澳大利亚游泳池和水疗协会(SPASA)以及澳大利亚建筑师协会(MBA)等机构的支持。SPASA首席执行官Lindsay McGrath表示,新标准简化了复杂要求,有助于营造更安全的泳池环境。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强调,除了符合标准,家长还应积极参与监护、提供游泳课程和急救培训,以全面保护儿童安全。(澳大利亚标准学会)

  8. 伊朗纳米乳液国际标准提案获ISO批准

  伊朗一年前向ISO提交的《纳米乳液技术——规格、特性和测量方法提案》近期经过技术和专家审查以及40个成员国投票后获得批准立项。该标准由伊朗纳米技术制造公司负责提出,并得到ISO伊朗纳米技术创新委员会支持,将为检查纳米乳液的各种特性提供一种全面方法。同时,该标准还规定纳米乳液的标准测量方法,以确保测试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伊朗阿扎德通讯社)

附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电话:010-58811536; 010-58811792 
Email:yuanban@cnis.ac.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