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科技部组织由多名院士、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组织实施、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进行了验收。“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专项管理办公室设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具体负责项目相关管理制度与办法的制定、监督检查项目和课题的执行情况、宣传和各类会议的组织安排、课题验收的组织工作以及项目总结的编写工作等。验收结果表明,专项组织管理科学高效,超额完成预定任务,全面达到考核指标要求,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专项通过验收。这标志着标准专项作为落实“技术标准”战略的重大举措,在“十五”战略布局基础上,经过“十一五”的重点突破、关键推进,已实现顺利入轨,为技术标准全面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重点专项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提高技术标准的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设置国际标准研制、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标准研究,基础性公益类技术标准研究及技术标准示范应用四大重点任务,启动24项课题。专项组织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组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70多个科研机构、10多所高校、60多家企业的2200多名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共研制完成国际标准42项、国家标准336项,行业标准173项;完成研究报告267篇;发表科技论文661篇,出版学术专著24部;申请国内专利317项,国外专利8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5项。
专项验收会议是对专项研究成果和整体成效的集中展现。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副局长孙大伟、国家标准委主任陈钢出席会议,专项领导小组成员、总体组成员、课题承担单位代表等130人参加了会议。验收专家组由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刘源张院士担任组长,北京理工大学郎志正教授、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吴波尔高级会计师担任副组长,清华大学吴佑寿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钟群鹏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李国杰院士、暨南大学刘人怀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钟华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王以铭教授、国务院参事张纲高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吕薇研究员、科技部评估中心黎懋明研究员、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白荣春高级顾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夏青研究员、国土资源部王玉翠高级会计师、清华大学郝永红高级会计师等共17位专家组成。
验收会由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刘敏副司长主持,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国家标准委总工于欣丽研究员介绍了专项的组织管理情况,专项专家总体组组长、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邱月明研究员汇报了专项总体执行情况。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汇报并进行了评议,经讨论一致认为:
1. 通过国际标准重点突破工程,实现了信息与通信、装备制造业、基础公益、关键检测技术等领域的国际标准突破,建立了一套推进国际标准研制的有效方法和路径,实现了我国在电信、低压电气设备安全、服务、建材和粮食等多个领域从参与国际标准研制到开始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转变。
2. 通过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标准推进工程,建立了标准比对通用技术,在制造业、信息产业和公共安全等3个领域比较了我国与国际国外标准的差异,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研究建立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评价体系和模型,研制了一批检测技术和方法,形成从策略、方法到技术、平台、示范的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有机体系。
3. 通过基础性公益类技术标准推进工程,突破了资源节约、生产安全、卫生安全、人体安全、消费品质量安全、国家应急、社会责任、风险管理和信用等领域多项关键技术,制修订了一批重要技术标准,完善和构建了资源节约、社会责任、风险管理和安全生产等28个技术标准体系,形成了提升我国技术标准适应性和竞争力的标准化通用技术方法。
4. 通过技术标准应用示范工程,研发了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共性技术和推广应用模式,将专项研究成果在7个示范区进行了应用推广。
专项研究成果具有如下创新点:形成了国际标准研制全过程推进方法,在信息与通信、装备制造业、关键检测技术等领域的国际标准数量和技术水平实现突破;解决了公共安全类标准制定的技术“短板”问题;攻克了多项制约资源节约标准制定的技术瓶颈,提出了资源节约标准化运行机制与制度;给出了提升检测标准水平的技术和方案;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并开发出跻身国际前列的检测和监测装备;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及有效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路径。创新地采用了决策、组织、实施与技术咨询的“3+1”组织管理模式。
通过专项实施和应用,有力地支撑了有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了国家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实现,促进了产业升级与转型,提高了防灾减灾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推动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标准化队伍。通过专项研究成果的直接应用以及标准的实施推广,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专项研究全面完成了专项任务目标,项目经费组织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经费使用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专项经费支出合理。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专项通过验收。
建议国家继续支持技术标准研究,实现我国技术标准总体水平的快速提升。
历经“十五”、“十一五”的发展,标准专项已带动全社会形成了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良好氛围,标准化科技攻关能力大幅提升。面对“十二五”的新形式、新机遇和新挑战,标准化战略必须要持续推进,标准专项应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标准化提出的迫切需求,着力提高我国技术标准的整体水平,在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