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4-15日热泵热水机能效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在西安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人员包括全国能标委、大学、国家实验室及检测单位、生产企业的相关专家和代表共计30余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或卫生热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形成了一个量大面广的热水消费市场,各种热水器产品层出不穷,竞相争夺市场份额。热泵热水机(器)是继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之后的新一代热水装置。具有节能潜力巨大、对环境友好的优点。据专家预测,同样情况下,它的用电量仅仅是电热水器的1/3到1/4,与传统燃气热水器相比可节约能源30%,已经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同时,在能源和环保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热泵热水机具有极其光明的发展前景,许多发达国家将其作为节能减排的途径之一,发布了节能环保优惠政策,促进其应用,鼓励消费者购买。
作为一种新型节能产品,在过去的几年里发展迅速,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能效国家标准规范,加上热泵热水机产品本身参差不齐,这不仅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利益,而且给热泵热水机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规范行业发展,促进节能技术的应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热泵热水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制修订列入国家标准计划(20081235-Q-469),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是强制性实施。将为后续国家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节能产品采购等制度的贯彻提供技术依据。
本次会议首先对已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介绍和论证,包括:
1. 市场能效状况进展
2. 寿命周期成本(LCC)分析
3. 全年耗电量计算方法
4. 水箱的保温性能
5. 待机能耗
6. 能效等级及指标划分建议
7. 能效指标测试方法
8. 微型热泵热水器问题
工作组在技术分析数据、会议讨论的结果、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确定了下一步工作安排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将尽快提出标准讨论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