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4 部门:标准信息研究所
一、国内重要信息摘编
1. 全国部署推进628个质量强链项目: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部署开展质量强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国家层面已经启动实施质量强链十大标志性项目,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的质量提升需求,部署实施146项攻关任务,推动加快研制一批国家标准、计量技术规范、计量标准装置,形成一批亟须的检验检测方法,建立一批质量评价认证制度。(央视网)
2. 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新制定30项以上物联网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到2025年,新制定物联网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先进团体标准,加强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以上,引领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根据两部门联合印发的《指南》,物联网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建设运维标准和应用标准等4部分,其中,技术标准包括感知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融合技术、射频与电磁兼容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物联网操作系统、数字孪生技术等标准。《指南》提出,将加快物联网国际标准转化,提升国内和国际标准关键指标的一致性程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标准国际化活动,同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中证网)
3. 中国专家首次荣获螺纹领域ISO卓越贡献奖
近日,ISO卓越贡献奖首次在螺纹领域授予中国专家李晓滨,标志着我国螺纹国际标准化工作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国际标准化组织螺纹技术委员会(ISO/TC 1)与ISO同年成立。螺纹技术委员会长期以来持续为全球机械工业发展提供“标准方案”,在推动全球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奠基性作用。我国于2004年开始承担ISO/TC 1秘书处工作,在其后20年间先后牵头完成20余项国际标准制修订。这些国际标准被德国、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广泛采用,为全球螺纹国际标准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ISO卓越贡献奖设立于2015年,是ISO设立的重要个人奖项,旨在表彰在ISO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本次ISO卓越贡献奖授予中国专家,不仅是对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充分肯定,也将激励更多中国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环球网)
4. 福建促进两岸水土保持标准共通
日前,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与台湾水土保持技术协会签订《两岸水土保持标准共通合作框架协议》,为进一步促进两岸水土保持标准共通和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多年来,两地因地制宜结合多种治理技术,构筑起综合防治体系,形成了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德化、安溪“模式”,被水利部列入典型水土治理模式广泛推广。接下来将继续探索研究两岸标准共通的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打造两岸标准共通区域样板,推动两岸水土保持工作迈上新台阶。(央视新闻)
5. 我国五项重要智能网联汽车推荐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委员会组织制定的五项重要智能网联汽车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分别为:GB/T 44298-2024《智能网联汽车 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T 44373-2024《智能网联汽车 术语和定义》、GB/T 44461.1-2024《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第1部分:单车道行驶控制》、GB/T 44461.2-2024《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车道行驶控制》及GB/T 44464-2024《汽车数据通用要求》。(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6. 全国首套党史资料数字化省级标准发布实施
近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牵头,中国电信泰州软件研发团队承办设计的党史资料数字化领域3项地方标准——DB32/T 4818—2024《党史资料数据规范》系列标准顺利发布,并于2024年8月8日正式施行。该系列标准具有首创、开放、共享的特征,填补了相关领域省级规范的空白,为规范江苏省党史资料数字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党史资料数据共享、互联、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引,也为全国范围内的党史资料数字化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人民邮电报)
7. 中国篮球K8赛事数据采集维度与质量标准发布
中国篮球K8赛事数据采集维度与质量标准于8月23日正式发布。“K8标准”意指中国篮球协会赛事数据采集质量标准、维度标准和篮球数据智能评测标准,是一套通过高阶多维数据精准评估球员水平和赛事水平、不断优化的比赛数据采集维度和计算标准矩阵。该标准的实施与应用,将有助于打通赛事孤岛数据,创新篮球人才评价体系,优化青少年篮球人才选拔机制。该标准将从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首批强制执行该标准的赛事包括: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中由中国篮球协会承办的篮球赛事,由中国篮协主办(含联合主办)及协办的全国性、大区级篮球赛事以及由中国篮协主办(含联合主办)及协办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省级之间的篮球赛事。(新华网)
8. 国内首家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机构落地北京亦庄
8月25日,国内首家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机构——北京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院揭牌成立,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推动北京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院落地建设,旨在依托人工智能城市级工程实验平台,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打造行业标准化生态、赋能产业全球化引领,为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北京力量”,输出“中国方案”。
据了解,北京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院将围绕人工智能前沿关键技术、行业场景应用、风险防范治理等领域开展全链条标准化研究。聚焦基础支撑和关键技术,开展包括算力、算法、数据等方面的标准研究;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潜在社会治理风险、伦理、准入等内容开展标准研究,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聚焦标杆应用场景建设,针对“人工智能+”行动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和行业应用标准产出。特别是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充分发挥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作用,建设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技术攻关体系,持续迭代推出标志性创新产品,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各类创新主体共性问题,推动具身智能产业标准制定。后续将进一步以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场景为样本,辐射带动人工智能在更多垂直行业的标准产出。(中国经济网)
二、国外重要信息摘编
1. ISO将召开主题为“打破界限”年会
9月9日至13日,ISO年会将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汇聚全球标准化界人士,共同讨论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面临的挑战。年会主题为“打破界限”,旨在鼓励各方挑战传统思维,探索不同视角,以推动持久且深远的变革。会议将探讨如何通过标准推动创新、提高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强调标准作为知识和最佳实践共享平台的重要性。
本次年会将涵盖多个关键主题,包括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人工智能应用等,即便在数字化时代,标准仍可通过关注人类需求为社会创造价值。年会设有“公开活动”,欢迎ISO成员在线参与。重要讨论包括循环经济、可持续能源转型、人工智能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潜力,以及工作场所多样性等。(意大利标准协会)
2. 金砖国家标准化机构负责人将在莫斯科会晤
9月27日至28日,扩员后的金砖国家标准化机构负责人将在莫斯科举行历史上首次线下会议,讨论当前的合作形式和领域。计划讨论的主题包括:分享建筑绿色标准和数字标准化的最佳实践;以医疗保健和农业为例评估人工智能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的方法,其中将介绍俄罗斯和印度共同制定统一标准化文件、建立测试所用人工智能技术要求的初步成果;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内,采用特定方法对商业公司进行评估,并根据可靠性、社会和环境责任对其进行排名;无损检测和焊接生产领域标准化的新方向等。为了加强与金砖国家在标准化和计量领域的合作,俄罗斯联邦技术法规和计量局(GOST R)还于年初制定并通过了2024年活动计划。该计划包括一系列标准化和计量活动,如金砖国家标准化机构信息交流工作组定期会议、专题专家研讨会等。迄今为止,与金砖国家相关机构举行了一系列在线研讨会,涵盖计量保障系统的国家监管、交流卫星和月球激光测距系统、高精度多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网络、国家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心的数据的测量信息等多个主题。(俄罗斯联邦技术法规和计量局)
3. ITU发布2024年版《无线电规则》
8月28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2024年版《无线电规则》,这是一份管理全球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使用的重要国际条约。该版本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生效,其覆盖范围广泛,涉及全球所有无线电服务、系统和应用,包括固定和移动宽带、卫星系统、声音和电视广播、无线电导航、气象监测和预报、空间研究和地球探索、业余无线电服务等多领域。新版本确定了新增的频谱资源分配,旨在驱动技术创新,加速全球互联互通进程,增强对空间无线电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并加强海上、空中和陆地的安全通信。这一更新凸显了国际社会在高效管理这一核心资源上的一致努力,为国家频谱管理提供了国际标准化框架,进而确保了一个稳定且可预测的监管环境,这对于推动全球范围内创新的无线电通信服务发展至关重要。(国际电信联盟)
4. TüV南德意志集团与IEEE在联合国峰会上推出可持续交通发展倡议
交通运输行业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0%,是实现全球气候保护目标的关键参与者之一,为此,TüV南德意志集团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合作推出了可持续发展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引入标准化和与相关举措的可比性来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系统性变革,侧重于为可持续交通系统制定整体影响评估框架,具体目标则是为移动试点项目创建认证测试环境。TüV南德意志集团和IEEE及其合作伙伴的代表在联合国峰会上介绍“推动可持续交通: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协作影响评估框架”计划。包括国际研究机构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代表认为,采用全球和多式联运的视角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考虑移动生态系统,包括审查共享、能源效率或驱动技术等所有权模式以及社会方面。(英国铁路新闻)
5. 欧盟推动制定“数据空间”新标准
近日,欧盟宣布将建立“数据空间”以促进数据共享,使数据在欧盟内部和跨部门自由流动,从而推动健康、交通和绿色转型等领域的创新。这一举措旨在使欧盟成为数据驱动型社会的领导者。“数据空间”是一个新概念,可以理解为数据共享生态系统的一套规则。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统一的规则和技术,以确保数据共享的安全和便利。欧盟的这一努力基于其数据战略,既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又要确保数据主权和竞争力。
为支持这一目标,欧盟计划成立新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注于“数据、数据空间、云和边缘”领域的标准制定。此举将为欧洲相关法律实践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数据在不同国家和部门之间的高效、安全交换。(丹麦标准协会)
6. 太平洋岛屿标准周成功举办,助力提升区域标准使用能力
2024年太平洋岛屿标准周(Pacific Islands Standards Week)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于近日闭幕,活动吸引了逾40位来自太平洋岛国的代表齐聚一堂,共享知识盛宴,以期提升其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进而推动整个地区质量基础设施、标准和一致性系统的深化应用与发展。
作为第二次举办此类活动,本周活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由来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标准和一致性系统的20多位嘉宾参与,探讨建筑、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计量以及标准起草和采用相关议题。与会者广泛来自太平洋岛屿标准委员会(PISC)的18个成员国中的13个,他们代表了贸易、商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多个领域的政府部门和机构。
PISC主要代表太平洋岛屿上较小的发展中国家的独特需求,这些国家往往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下海平面上升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因此,PISC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强化区域标准化工作,促进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公共安全,并全面提高整体生活质量。PISC成员国包括库克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基里巴斯、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马绍尔群岛共和国、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这些成员国共同承担着各秘书处和相关活动的管理工作。
新西兰人工智能标准代表召集人Craig Pattison表示:“第二届太平洋岛屿标准周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促进了合作和知识交流,更对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标准化进程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新西兰国家标准化机构)
7. AIST与日立联合开发的电子签名文档编辑新技术被采纳为ISO/IEC国际标准
近日,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与技术研究所(AIST)和日立有限公司宣布,他们联合开发的用于编辑数字签名文档的技术,即“可编辑签名”技术已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的最终批准,并被采纳为国际标准ISO/IEC 23264-2。可编辑签名方案使用数字技术实现文档的部分披露,同时能够检测未经授权的更改或伪造。
可编辑签名新标准化方案提供了一种部分披露公共文档的有效方法,同时能够保证与制药和金融等领域的产品开发相关的数据的真实性,即使文档出于隐私保护原因经过了净化(匿名化),也不会损失数据使用的便利性,助力数据安全。(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8. API发布管理地质灾害的新管道安全标准
8月27日,美国石油学会(API)发布第一版《API推荐做法1187(API RP 1187),滑坡灾害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此标准为管道行业滑坡灾害管理设立新基准,坚持以安全和可持续运营的高标准应对滑坡灾害对输送管道的挑战,为滑坡灾害管理的各方面提供全面指导,包括威胁管理、决策制定等。该标准不仅反映API在推进管道基础设施完整性和可靠性,还致力于保护工人、社区和环境等。(美国石油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