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09 部门:标准信息研究所
一、国内重要信息摘编
1. 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2024年7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该计划与标准相关的主要内容如下:新增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供应,推行用地审批承诺制,推广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等灵活供地方式;提升园区设施和服务标准化水平,加强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建立投资全周期一站式服务机制,鼓励引入专业化运营主体;加快市场一体化建设,推动准入标准一体化,加快实现都市圈内涉企审批流程标准化和信息互联共享,清理经营主体迁址变更登记障碍;推动市场监管一体化,以食品药品、知识产权、客货运输等为重点,加强监管标准衔接和执法协作。(中国政府网)
2. 六大举措推进中医药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7月31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朱桂表示,为更好地发挥标准支撑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了推动中医药标准化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创新性举措。具体包括以下六大方面:一是优化中医药标准体系总体布局。二是加强重点领域中医药标准供给。三是推动中医药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四是推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五是深化中医药标准化改革创新。六是夯实中医药标准化发展基础。通过以上六大举措,并细化为可量化、预期可实现的目标任务,将有力推进中医药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新华网)
3. 我国已制定实施公共安全国家标准3800余项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聚焦15个公共安全重点领域,目标到2027年,基本建成结构优化、科学合理、国际兼容的公共安全标准体系。截至目前,我国已制定实施公共安全国家标准3800余项,为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实施、促进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标准支撑。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一级巡视员徐长兴介绍,当前,我国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体系已基本建立,在社会治安、反恐防范、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网络和数据安全等领域建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43个,涉及22个部门。在健全完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方面,目前已推动将重点高风险工业产品纳入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将钢丝绳、钢筋、防爆电气设备等产品推荐性国家标准转化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同时,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燃气具、消防产品、特种设备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强制性标准供给。(新华网)
4. 生态环境部和欧盟委员签署《关于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24年8月1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和欧盟委员会关于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谅解备忘录》)。《谅解备忘录》是在初版基础上的更新,并将代替上一版本,为中欧双方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围绕碳市场建设发展更深入的交流奠定基础。《谅解备忘录》包含了四个主要部分,分别为:目的、对话领域、实施形式和最后条款。释放了三个关键信号:(1)加强中欧在碳市场领域的信任与合作的深化;(2)双方将致力于促进政策协调和标准的互认统一;(3)为推动国际碳市场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结合《谅解备忘录》内容,中欧碳市场合作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推进核算标准与碳排放因子数据互认;二是合作提升数据质量,参考欧盟碳市场核查体系,不断提升我国碳核查工作质量和核查人员能力,提升欧盟对我国碳排放数据结果的认可度;三是促进碳信用高质量发展,可考虑邀请欧盟对我国 CCER 市场建设提供有效指导;四是探索碳市场连接,从自愿碳市场的连接、试点区域碳市场的链接,最终可以实现中欧碳市场的广泛连接。(新浪财经)
5. 我国成功当选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PASC)执委会主席
2024年7月9日至10日,在第46届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PASC)全体会议上,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标准创新司郭晨光成功当选为下一届PASC执行委员会主席,任期为2025年至2027年,这是我国首次担任亚太区域标准化组织领导职务。我国担任PASC执行委员会主席,将致力于与PASC各成员一道,共同推动加强PASC成员标准化能力建设,促进PASC成员标准化合作,提升亚太区域在ISO、IEC等国际标准组织活动中的影响力,为亚太区域标准化合作作出更多中国贡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
6. 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1)换届大会在京召开
7月26日,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1)换届大会在北京召开,第五届SAC/TC 151正式成立。SAC/TC 151是推动质量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力量,在普及质量管理知识、提升全面质量素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质量管理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对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一届SAC/TC 151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部署,在质量管理标准化领域着力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标准制定水平、着力强化标准宣贯实施、着力推动标准国际接轨、着力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动提升全行业和各领域的质量管理水平,在质量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
7. 首个眼镜布和眼镜袋领域团体标准发布助推行业规范化发展
近日,为规范眼镜配件市场,中国眼镜协会发布团体标准《眼镜布和眼镜袋》,这是眼镜配件领域首个针对眼镜布和眼镜袋的专项标准,将于今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主要有外观质量指标、内在质量指标和擦拭干净度、擦拭磨损度等与消费者日常使用时密切相关的技术要求。例如外观质量指标关注有无疵点、破损破洞等;内在质量指标关注镜布的色牢度,会不会脱色;眼镜袋的缝制牢度,用于考量产品的耐用程度;擦拭干净度指标,用于考量眼镜布能否擦拭干净镜片,是否会对镜片造成损伤等。此外,还有关于色差、尺寸、标识牢度等体现质量的指标。业内人士表示,该标准将为生产企业提供依据,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中国质量报)
8.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2024年年度工作会召开
7月29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以下简称基地)2024年年度工作会在贵阳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23年基地建设发展委员会工作,部署了2024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据了解,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领域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自2021年3月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推动大数据标准研制应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为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作出积极贡献。据悉,2024年,该基地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持续夯实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制定工作,助力高技术创新;持续提高标准引领水平,驱动大数据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提升。(中国质量新闻网)
二、国外重要信息摘编
1. Momentum of AI Adoption Strongest in India and China, Finds BSI(BSI)
译文:BSI全球AI成熟度模型揭示印度和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势头较强劲(英国标准协会)
2024年7月30日,英国标准协会(BSI)发布了最新的全球人工智能成熟度模型,评估结果揭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工智能(AI)应用方面的准备程度和进展状况。根据该模型,印度凭借4.58的高分被认定为全球AI最成熟的市场,而中国则以4.25的分数紧随其后,美国则位居第三。这一评估结果基于BSI对来自9个国家、横跨7个行业的932位企业领导人的深入调研,涵盖了投资、培训、内外部沟通、安全等多个关键指标。这些指标全面反映了企业对AI技术的接受度、准备情况及其实施效果。BSI首席执行官Susan Taylor Martin表示,该模型描绘了一幅既积极又微妙的未来图景,世界正对人工智能的潜力及其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充满期待。她指出,尽管部分国家和行业在AI应用方面已领先一步,但许多其他国家和行业在建立信任和信心方面仍面临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Martin女士表示,BSI将继续发挥其专业优势,致力于在塑造AI安全和道德使用的护栏方面发挥领导作用。通过制定高标准、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以及推动行业合作与交流等方式,BSI将助力全球企业更好地应对AI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共同创造一个积极、可持续的未来。
2. NSA and CISA Publish Report on Increasing U.S. Participation and Leadership in Standards Development(ANSI)
译文:NSA和CISA发布《关于提高美国在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和领导地位的建议》(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2024年7月30日,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发布《关于提高美国在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和领导地位的建议》报告用于指导美国标准化工作。该报告由 ESF行业规范小组(ISG)编写,该小组是由NSA和CISA领导的公私跨部门工作组。该报告为工业界、学术界和美国政府提供了建议,以维持和提高标准制定组织(SDO)的参与度。报告指出,出于经济原因和国家安全考虑,美国需要参与制定全球标准,并将自己定位为领导者。为增强美国在全球标准领域的影响力和参与度,该报告在四个领域提出了建议:及早参与关键与新兴技术(CET)标准相关活动;培养一支更精通标准的美国人才队伍;与学术界合作,培养下一代标准专家;将美国打造成举办标准会 议的首选地点。该报告还强调了涉及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包容性和参与 性标准制定过程的重要性,并指出“公开、透明、基于规则 的标准制定过程对于确保全球相关标准满足美国的国家安全要求的必要性”。
3. WTO Issues 2024 Annual Report(WTO)
译文:WTO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世界贸易组织)
7月3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详尽地回顾了WTO在2023年及2024年初的各项活动与成就,同时展望了全球贸易的未来趋势与挑战。报告强调了WTO在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总干事奥孔乔-伊韦拉阿(Okonjo-Iweala)指出,尽管受到贸易紧张局势、政治不确定性及新冠疫情等多重冲击,全球贸易依然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2023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了30.4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充分证明了国际贸易体系的强大适应能力和恢复力。报告还详细介绍了WTO在多个领域的具体工作,包括加强多边贸易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促进贸易规则的现代化和透明度等。通过这些努力,WTO不仅帮助成员国应对了贸易挑战,还促进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完善和升级。最后,报告展望了全球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强调了WTO在推动全球贸易繁荣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年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30周年,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WTO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各国政府、企业和国际组织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推动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4. Copyright Office Releases Initial Segment of AI Report(NISO)
译文:USCO发布关于人工智能影响其领域的报告第一部分(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
经过一年半的深入调查与广泛的公众意见征集后,美国版权局(USCO)于7月31日正式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AI)对其领域影响的研究报告的第一部分。此次报告的发布标志着版权局在应对AI技术带来的法律挑战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报告聚焦扰乱日常生活的冒充行为,强调新法律需求的紧迫性。该报告后续部分将陆续公布,涵盖生成式AI创建材料的版权性、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上训练AI模型的法律影响、许可考虑因素以及潜在责任的分配等关键议题。对此,美国版权局主任希拉·珀尔马特(Shira Perlmutter)对本次报告的发布表示了高度满意,并强调了与美国国会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未经授权的数字复制品分发已经对多个领域造成了严重影响,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保护,以防止对个人声誉和生计的进一步损害。本次报告的发布不仅体现了美国版权局对AI技术快速发展的敏锐洞察和积极应对态度,也为全球范围内AI版权法律框架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 New Standard for Wakeboard Strength Test Methods Approved(ASTM)
译文:ASTM批准滑水板强度测试方法新标准(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
近期,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国际雪上和水上运动技术委员会(F27)批准了一项新标准F3707,该标准描述了滑水板行业制造商、供应商和测试实验室用于测试滑水板断裂强度的测试方法。供应商和测试实验室可采用相同的方法与多家制造商合作,评估所有滑水板的断裂强度。此外,新标准将简化测试设置和数据记录。对此,ASTM成员贝瑟尼·萨德曼(Bethany Suderman)表示,新标准一旦普及,将有助于改变目前滑板断裂强度相关测试标准不统一问题,有助于消费者权益保障。
6. AI Act enters into force(EC)
译文: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欧盟委员会)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AI Act)在2024年8月1日的正式生效,该法案是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标志着欧盟在推动人工智能伦理、透明度和负责任使用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法案旨在通过明确开发者和应用者的责任与义务,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够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健康、安全及基本权利。法案采用了前瞻性的定义方式,并基于风险方式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了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对不同类型的AI系统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使得所有欧盟国家引入统一的框架,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法律差异,为AI市场提供了清晰、一致的法律环境。
针对通用人工智能(GPAI)模型提供商的《行为准则》磋商是欧盟在推动安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行为准则》将涉及透明度、版权相关规则和风险管理等关键领域,为GPAI模型提供商在欧盟市场的行为提供明确指导。该准则将在未来12个月内生效,并在2025年4月之前完成最终定稿。
《人工智能法案》的生效是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立法的一次重要突破,它不仅为欧盟内部的人工智能市场提供了统一的法律框架,也为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治理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