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部门:工业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本文基于2022年童鞋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解析了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和特点,并针对性地分析了造成童鞋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保障儿童消费安全、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推动产业集聚区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主要抽查项目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022年童鞋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1],2022年童鞋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的检测项目主要有:
(一)安全项目:主要包括物理机械安全性能、皮革和毛皮中的六价铬、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甲醛/游离甲醛、重金属总量/可萃取的重金属、富马酸二甲酯、橡胶部件中的N-亚硝基胺、邻苯二甲酸酯、pH值、含氯酚等项目。
(二)性能项目:主要包括剥离强度、鞋帮拉出强度(帮带拉出强度或帮带拔出力)、外底耐磨性能、外底硬度、围条与鞋帮粘附强度等项目。
二、抽查结果分析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2022年童鞋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结果[2],2022年童鞋产品在流通领域共抽查14个省(市)240家企业生产的242批次产品,发现51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1.1%。基于国家监督抽查数据,下面从不同维度分析童鞋产品的质量状况。
(一)从检验项目统计不合格率
2022年童鞋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发现的不合格项目为邻苯二甲酸酯、外底耐磨性能、重金属总量、物理机械安全性能、甲醛/游离甲醛,各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情况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邻苯二甲酸酯、外底耐磨性能、重金属总量的项目不合格率相对较高。
表1 按检测项目统计不合格率
| 序号 | 检测项目名称 | 检测项目数 | 不合格项目数 | 项目不合格率 | 
| 1 | 邻苯二甲酸酯 | 223 | 27 | 12.1% | 
| 2 | 外底耐磨性能 | 132 | 15 | 11.4% | 
| 3 | 重金属总量 | 222 | 20 | 9.0% | 
| 4 | 物理机械安全性能 | 240 | 5 | 2.1% | 
| 5 | 甲醛/游离甲醛 | 207 | 4 | 1.9% | 
| 6 | 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 | 204 | 未发现 | -- | 
| 7 | 富马酸二甲酯 | 170 | 未发现 | -- | 
| 8 | 剥离强度/底墙与帮面剥离强度 | 153 | 未发现 | -- | 
| 9 | 外底硬度 | 122 | 未发现 | -- | 
| 10 | N-亚硝基胺 | 58 | 未发现 | -- | 
| 11 | 含氯酚 | 18 | 未发现 | -- | 
| 12 | 皮革和毛皮中的六价铬 | 15 | 未发现 | -- | 
| 13 | 围条与鞋帮粘附强度 | 13 | 未发现 | -- | 
| 14 | 可萃取的重金属 | 12 | 未发现 | -- | 
| 15 | pH值 | 11 | 未发现 | -- | 
| 16 | 鞋帮拉出强度 | 6 | 未发现 | -- | 
| 17 | 帮带拉出强度或帮带拔出力 | 2 | 未发现 | -- | 
(二)按产品类型统计不合格率
2022年国家监督抽查的童鞋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儿童旅游鞋、儿童皮鞋、儿童皮凉鞋、布面童胶鞋、其他类型童鞋(如儿童拖鞋、儿童橡塑鞋等),不同类型童鞋的抽查结果统计如表2所示。从抽查结果来看,其他类型童鞋(如儿童拖鞋、儿童橡塑鞋等)、儿童皮凉鞋抽查不合格率相对较高,布面童胶鞋产品质量最好,未发现不合格。
表2 按产品类型统计不合格率
| 产品类型 | 检测数 | 不合格数 | 不合格率 | 
| 儿童旅游鞋 | 149 | 30 | 20.1% | 
| 儿童皮鞋 | 24 | 2 | 8.3% | 
| 儿童皮凉鞋 | 15 | 4 | 26.7% | 
| 布面童胶鞋 | 18 | 未发现 | -- | 
| 其他类型童鞋(如儿童拖鞋、儿童橡塑鞋等) | 36 | 15 | 41.7% | 
| 合计 | 242 | 51 | 21.1% | 
(三)近两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对比情况
结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1年童鞋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结果[3],对比分析2021年、2022年童鞋产品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近两年童鞋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童鞋产品2021年、2022年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对比表
| 年份 | 抽查 领域 | 主要生产区域抽样数 | 抽查批次(批) | 产品不合格率(%) | 不合格项目 | 
| 2021年 | 流通领域 | 13个省市 | 196 | 24.5 | 邻苯二甲酸酯、皮革和毛皮中的六价铬、重金属总量、甲醛、物理机械安全性能、外底耐磨性能、外底硬度 | 
| 2022年 | 流通领域 | 14个省市 | 242 | 21.1 | 重金属总量、邻苯二甲酸酯、物理机械安全性能、甲醛、外底耐磨性能 | 
由表3可以看出,和2021年相比,2022年抽查产品数量、覆盖省份数量增加,但抽查产品不合格率有一定程度下降,产品质量有改善的趋势。从不合格项目看,近年来童鞋产品化学安全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邻苯二甲酸酯、重金属总量,物理性能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外底耐磨性能。
三、基于监督抽查情况的质量现状分析
整体上看,近年来我国童鞋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但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仍然超过20%。造成童鞋产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生产企业对原材料质量缺乏有效控制。童鞋产品的质量问题,有较大一部分体现在所采用的原材料上,如六价铬、邻苯二甲酸酯、重金属、甲醛、pH值等,都与原材料密切相关。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生产企业的利润减少,一部分生产企业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可能会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缩减生产工艺流程等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导致成品出现质量问题。
二是生产企业对童鞋产品相关标准不重视或不了解。部分企业对标准重视程度不够,对标准内容了解不足,未能按标准要求对其产品质量进行把关,导致了质量不合格。例如,婴儿鞋的小附件抗拉强力是常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小附件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或不了解标准对小附件的安全要求,导致生产企业随意安装小附件或未牢固安装,出现不合格。
三是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分散,质量监管困难。我国童鞋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尤其是一些无视产品质量的小企业加入市场竞争,形成较为混乱的市场竞争局面,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加上随着消费者在网络销售模式中的购买力不断增加,中小型童鞋生产企业也逐渐将目光转向这些新型的销售领域。但该类生产企业大多没有实体销售店,产品也大多为订购或购买后贴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且监管困难。
四、对提升童鞋行业产品质量的建议。
(一)继续保持对童鞋产品的国家质量监督。建议将童鞋产品纳入监管重点,帮助并督促企业及时整改,特别是对于邻苯二甲酸酯、外底耐磨性能、重金属总量等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必要时可联系技术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帮扶,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存在的普遍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对童鞋产品相关国家标准的宣贯。建议建立标准化单位、检测机构、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信息技术交流平台,一方面企业可以及时了解现行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标准化单位和检测机构也可以畅通渠道,积极听取企业的意见、了解童鞋产品的行业技术动态,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支持。
(三)对童鞋产品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产品生产集中区域,当地市场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产业链完整、生产工艺成熟、企业集中等优势,尽力引导和促进当地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生产出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童车等76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公告[EB/OL]. (2022-06-29).https://www.samr.gov.cn/zw/zfxxgk/fdzdgknr/zljds/art/2023/art_42b9e044072348f6be59439f5fddbab6.html.
[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2年日用及纺织品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 (2023-03-27).https://www.samr.gov.cn/zljds/jdcc/art/2023/art_a277134f5ed84830be4f55969c21880a.html.
[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1年儿童学生用品产品质量国家监抽查情况通报.(2022-05-05).https://www.samr.gov.cn/zw/zfxxgk/fdzdgknr/zljds/art/2023/art_d6249f7394a84d4ab47c1f7e6704b811.html.
文章作者:潘海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工业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