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价研究

时间:2023-12-11    部门:标准化评估研究所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的部署,相关部委、高校、科研院所等纷纷出台政策,不断推进“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改革优化评价制度。在科技评价改革的推进过程中,评价主体对“破”后如何“立”的问题反映比较集中。不少机构的科研管理文件上已实现破“四唯”,但“破”后拿什么评,如何平衡定性评价和定量指标等仍是评价主体面临的难题。科研人员也呼吁破“四唯”后应尽快确立更科学、更公平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2021年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围绕科技成果“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等问题,作出明确工作安排部署,并首次在政策性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

  二、科技成果五元价值内涵

  科技成果“五元”价值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科技成果的价值。

  科学价值,是从科学维度,反映科技成果在产生新知识,揭示新原理,创造新技术,发展新方法,或在原始创新方面的贡献度。

  技术价值,是从技术维度,反映科技成果在促进科学技术不断演进中作用,包括取得的重大技术发明、新的技术知识,以及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难题等方面的成效。

  经济价值,是从经济维度,反映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对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影响,包括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前景、预期可产生的经济效益、潜在风险等,以及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产业,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贡献或成效。

  社会价值,是从社会维度,反映科技成果在解决人民健康、国家安全与社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包括增加社会福祉、改善人民生命健康、优化生态环境、开发和利用资源、防灾减灾、创造更美好生活等方面的贡献等。

  文化价值,是从文化维度,反映科技成果在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主要包括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创新氛围、孕育新思想、发展新理念、倡导新风尚、促进新变革等方面成效。

  三、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价体系

  围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软科学等不同类型科技成果,针对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五元价值,综合考虑不同科技成果的类别、特点和成果产出形式,分别对每一元价值的评价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建立科技成果五元价值分类评价体系(表1)。

表1 科技成果五元价值评价体系

成果类别

成果形式

五元价值(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基础研究

专著、论文、学术报告、学术方案、专利和标准

科学价值

科学原创度

科学贡献度

科学影响度

应用研究

专利、样品、应用方案和功能结论

技术价值

技术先进性

技术创新性

技术成熟度

专利保护

技术风险

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技术方案、部件、样机、产品、专利和标准

经济价值

研发投入

市场规模

市场竞争力

市场准入门槛

营业收入

市场风险

软科学

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和著作

社会价值

民生需求满足度

公共卫生与健康需求满足度

自然资源与环境需求满足度

国家需求满足度

文化价值

促进文化发展

倡导科学家精神

建设科技环境文明

促进科学知识普及

  

  四、结语

  科技成果评价涉及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与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结果使用等要素,从评价主体选取评价对象、明确评价内容、确定评价指标及权重、运用评价方式方法、使用评价结果等各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评价链条。厘清各环节之间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一项科研活动可能是从研发到转化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或者是多个环节的组合,科技成果可能是一种类型或多个类型成果的组合,决定了该成果五元价值的构成有很大的不同。单一类型的科技成果中,一元价值或两元价值占比更高,但在多类型成果中,其价值表现为更多元。

  评价主体的多元,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多元,进而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多元使用,如用于科技资源配置、以评价促交易、以评价促转化、以评价促投资等,可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性。使用方式决定了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多元价值的权重确定。

 

  文章作者:韩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评估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