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资产管理研究进展

时间:2021-11-01    部门:高新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1 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道路交通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对道路交通的服务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道路运行管理技术、手段和措施已越来越不能满足道路管理的要求,道路管理者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寻求更高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和方法,以促进道路交通运行管理水平,提高道路交通设施服务水平。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道路交通资产管理是目前世界各国大力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公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一,受交通流量快速增长、车辆日趋重型化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损坏日益严重,然而使用者对道路、桥梁、涵洞、隧道及交通安全设施等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以道路、桥梁、涵洞、隧道及交通安全设施等道路交通资产为系统管理对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有效的管理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随着相关行业部门对道路交通资产管理要求的日益增强,各组织自觉、自愿加强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意识也在逐步提升,尽快引入资产管理标准化理念与方法,积极探索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交通资产管理标准,将是支撑我国道路交通资产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和公共财政管理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因此,以标准化为技术手段,通过优化道路交通资产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式,进而解决高速公路企业资产管理领域相对粗放、薄弱,存在资产底数不清、转固不及时、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和服务质量,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促进高速公路企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道路交通资产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我国道路资产管理标准化工作情况,以期为我国道路资产管理未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 国外道路交通资产管理体系研究概况

  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首次发明了“路面管理系统(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并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PMS”系统。此后,各国开始意识到公路交通设施从建设到养护的必要性,开始渐渐摒弃以前的“重建轻养”的错误思想,转向“建管并举”。各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到基础设施的养护管理中来。开始对占据道路生命周期90%以上的“运营期”重点关注,对其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开展了研究,由此路面管理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后在此基础上,其他类型设施如桥梁、隧道的管理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真正由“设施管理”到“资产管理”理念的转变,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期和各方面条件的准备。20世纪中后期,美国首先掀起“资产管理”的研究热潮。1998年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专门成立了资产管理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用权威的专家意见和先进的管理概念,引导全美公路基础设施资产的系统化管理,将公共基础设施作为一项巨大的公共投资,寻求最具经济效益的投资方案。它对推进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研究方法起了积极作用,提倡路面、桥梁、隧道及道路硬件等设施管理的系统化理论和方法;对系统投资经济分析进行了探讨,引进了各学科、各领域的先进技术,主办了各种培训及研究,并同其他机构进行了充分的合作研究等,开展国际范围的资产管理研究。1999年12月,美国联邦公路局发布了资产管理的初级读本(Asset Management Primer),系统阐述了资产管理的概念、原则、构成等基本内容,给出了资产管理的明确定义和一般管理过程,为公路资产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参考。管理的资产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还包括运营性硬件装备、车辆、不动产、材料、人力资源及数据等。除了美国联邦公路局之外,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协会(AASHTO,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也不甘落后,迅速展开了对资产管理方法和理论的研究。1998年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协会组成了一个任务小组来发展并实施一个为期10年的交通资产管理战略研究计划。2002年,在国家公路合作研究项目(NCHRP,National Cooperative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的资助下,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协会发布了资产管理指南(Asset Management Guide),明确了资产管理的任务并制定了资产管理的框架,并提出要用系统论的角度采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来对所有交通资产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资产管理指南(Asset Management Guide)将资产管理定义为:费用有效的对物理资产进行维护、改善和运营的系统化过程,它结合了工程原则和商业实践以及经济理论,为建立一个有序的逻辑的决策方法提供了便利工具。它提供了一个可以制定短长期规划的框架。

  在此之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公路管理部门都致力于公路交通资产管理的研究。国际上对公路交通资产管理已经形成了几种定义,由于针对的是不同目标和具体交通设施,这些定义在细节上有所差异,但核心内容基本一致。道路资产管理超越了单一设施(如路面、桥梁等)管理的概念和功能。它是在系统内部信息充分共享和交流的基础上,通过资金管理、资源配置等决策过程,对所有设施的养护、改建等活动进行全面系统优化和分析,以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

  3 我国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发展研究概况

  在国内,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了路面管理系统,80年代出现了桥梁管理系统,随后有了隧道等单项的管理系统。到目前,基础设施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研发了多设施(道路、桥梁、隧道、高架等)管理系统,但仅仅是由传统的单项设施管理系统简单加和起来得到的,还未进一步考虑到这些设施和其他设施之间的协调发展、综合优化管理及经济技术状况。

  总结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管理功能和软件性能方面,国内的交通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虽然从道路工程的角度而言,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几乎没有改变,只是系统中的专家知识通过实践应用的数据积累有一定程度的改进和完善,还未进一步提升到资产管理的高度,但是其在理论基础方面(包括设施评价和性能预测技术)、数据采集方法和手段方面都得到了大力发展,为资产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一系列计算机相关技术逐渐成熟并迅猛发展,基础设施管理系统通过集成GIS技术,系统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大量复杂的空间及属性信息,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可视化操作模式和图文并茂的系统输出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升了管理水平。通过集成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系统克服了传统单机作业、离散化管理的不足,实现了多空间同步管理,顺应了管理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了管理空间,改变了管理模式,强化了管理手段,丰富了系统输出。

  4 我国道路交通资产管理标准化工作概况

  在我国,资产管理基础性标准的制定起步较早,1994年发布实施的GB/T 14885《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是由原国务院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等部门和标准化研究机构共同提出和研制的,该标准规定了固定资产的分类、代码及计量单位,用于固定资产管理、清查、登记、统计等工作。该标准发布以来,在固定资产的管理、统计、清查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资产管理产生的新需求,在2010年完成了该标准的修订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更是离不开固定资产的分类编码标准,该标准已经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以描述资产管理过程中各实体的关联信息项为主要内容的《固定资产核心元数据》(GB/T 31360-2015)国家标准,配合并支撑了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部署,目前已发布实施。同时,《无形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35416-2017)用于界定特定主体拥有或者控制的,不具有特定实物形态,能持续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非货币性资源。该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得到了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领导的重视和肯定,现已发布实施。目前,正在研制面向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的《电子商务数据资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标准。

  另外,我国积极参与了资产管理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全程跟踪参与ISO 55000资产管理系列标准的研制,等同转化的国家标准GB/T 33172-2016《资产管理 综述、原则和术语》、GB/T 33173-2016《资产管理 管理体系 要求》、GB/T 33174-2016《资产管理 管理体系 GB/T 33173应用指南》已经于2016年世界标准日前期正式发布。

  我国在交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较早,目前已成立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20余个,广泛涉及交通领域中的航海、通信、测量、道路运输、工程建设、港口、城市客运等多个方面。而对于作为重资产行业的道路交通领域来说,与资产管理直接相关的标准(如:GB/T 37486-2019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分类与代码),目前来看并不多,在数量和内容方面都远远无法满足道路交通相关行业部门上对资产管理的需求。

  5 总结

  路面管理是公路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40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和完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自动识别与检测技术、GIS/GPS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应用,路面管理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为了系统了解道路资产现状,将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与其它公路基础设施相结合,建立一个目标明确、系统性强、易于操作、性能可靠的道路资产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道路管理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对道路交通资产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资产分类标准不统一;第二,资产分类结果不一致,受此影响对其价值管理造成问题;第三,资产管理软件不匹配。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和财务管理软件无法集成或对接,影响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使信息化工作效率不断降低。因此,在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如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等)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展开对道路交通资产管理标准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封博卿,高旭,李芳.京沪高速铁路资产管理数据平台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7(10):61-66

  [2] 高昂,李秦,张峻,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化实践[M].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3] 陈志斌,等.公路资产核算与报告规则研究[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17

  [4] 张红英,王唯,程越,等. 浅析高速公路企业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化[J].标准科学, 2020,8.

  [5] 吴文娟,赵伟. 道路资产管理系统介绍[J]. 中外公路,2011(1):253-258.

  [6] 程越,高昂,王双,等. 对我国资产管理标准化的探讨[J].标准科学, 2019,10.

 

  文章作者:万利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