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重点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顺利通过审查

时间:2015-05-20    部门: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近年来国际发展经验逐渐表明,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尤其是在温室气体减排的“三可”方面,标准化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已经成为当前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并在“十二五”相关规划中得到了体现。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碳排放管理标准化工作,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标准委经过近2年的准备于2014年4月正式批准成立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8(以下简称“碳标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司担任业务指导单位,国家应对气候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担任主任委员,清华大学何建坤教授以及有关部委领导和专家担任副主任委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林翎院长担任秘书长,来自相关机构的27名专家作为委员。碳标委会主要负责碳排放管理术语、统计、监测;区域碳排放清单编制方法;企业、项目层面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低碳产品、碳捕获与碳储存等低碳技术与装备;碳管理与碳中和、碳汇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二氧化碳捕集、运输与地质封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65)和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温室气体管理及相关活动分技术委员会(ISO/TC207/SC7)。 “碳标委”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统筹规划我国碳排放管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推动重要标准的制修订与推广应用,搭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工作平台,加强碳排放管理国际标准化交流”的工作目标,并从“核算报告”、“评价”、“核查”、“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我国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框架。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作为"碳标委"的秘书处,在国际上还承担了ISO/ TC207/SC7联合秘书处工作,同时还派出专家承担了ISO/TC207/SC7/WG4(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国际标准)联合召集人,ISO/ TC265/WG4(碳捕获与碳储存技术委员会量化与核查工作组)召集人和秘书处工作,主导相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提高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做出了积极努力。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不仅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积极推动着温室气体管理领域的国内标准化工作。2011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北京市、上海市等七省市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为了支撑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开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3年10月发布了发电、电网、钢铁、化工、电解铝、镁冶炼、平板玻璃、水泥、陶瓷、民航等10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南应用,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这10个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并支撑建立国内统一的碳市场,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高度重视下,2014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牵头组织这10个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的研究与编制工作。在标准制定期间,会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清华大学、中创碳投等单位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组织召开10余次标准研讨会,针对不同行业,与相关行业、企业专家沟通交流,确保标准技术内容合理可行。 2014年11月,碳标委组织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通则和10个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要求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开始为期1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共征集专家及企业意见百余项。2015年3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分两组分别赴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湖北、重庆、上海等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开展标准的调研,收集试点省市地方标准起草单位的意见共计50余项。同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又再次组织建材、化工、电力等行业协会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就具体行业技术细节征求行业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集中对所有反馈的意见进行处理,并有效采纳,对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此外,还组织相关机构共同研究制定了《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通则》,该通则为其他行业编制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提供了统一的依据。
    2015年5月13-14日,由秘书处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首批11项重点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国家标准审查会。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林翎院长主持,来自标准审查组、企业、行业协会的28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蒋兆理副司长、国家标准委工业一部王军伟处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心邹骥副主任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上,蒋兆理副司长表示,标准制定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步骤,是我国落实低碳战略,实现我国碳排放总量控制,达到减排目标的主要抓手;同时,碳交易已渐上正轨,统一的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对于规范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一步还应加快相关标准的研制。王军伟处长表示,标准在提高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减排意识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宣传贯彻执行相关规定的重要基础。邹骥副主任表示,标准的制定是我国在国际谈判上的支撑点,是真真切切可以对外交流的坚实基础,有利于我国政府在低碳战略上提前布局,提高我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
    经过两天的会议审定,与会标准审查专家一致认为11项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的编制在参考了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我国温室气体管理的重要标准,也是我国碳排放管理领域首批国家标准,对于建立我国温室气体管理标准体系,支撑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引导企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标准的技术内容合理、可操作性强。审查组一致通过标准(送审稿)审查,建议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后形成报批稿,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