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编写

时间:2010-01-07    部门:基础标准化研究所

     本书是实施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GB/T 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配套用书。
     书中全方位地阐述了标准的编写问题,内容涉及自主研制标准和采用国际标准时如何编写标准,包括标准化对象的确定、技术要素的选择、标准文本的结构以及具体编写等。在阐述各类观点的同时给出了大量示例,从而提高了相关内容的可操作性,使读者不仅知晓如何编写标准,而且清楚为什么这样编写,并可从示例中进一步明确具体做法。
     本书所附软件“标准编写模板TCS 2009”提供了方便的标准编写工具。该软件适应了文字编辑软件的升级需求,具有要素及排版、层次标题样式、要素内容样式等多项功能。使用该软件编写各类标准将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新规定。TCS 2009的推出将极大地方便广大标准编写人员。
     本书阐述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标准化工作者,技术、管理、科研以及从事标准化教学的人员提供了标准编写的理论指导、具体方法和实用工具。

《标准的编写》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标准和标准化
二、标准的分类
(一) 按照适用范围划分
(二) 按照标准涉及的对象类型划分
(三) 按照标准的要求程度划分
三、 采用国际标准
第二节  支撑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国家标准体系
一、 已经建立的标准体系
二、 正在建立的新标准体系
第三节  标准化对象的确定
一、 标准化对象
(一) 标准化对象的界定
(二) 标准化对象与标准发布机构
(三) 标准化对象与立法对象
(四) 标准化对象与标准的公开程度
二、 确定标准化对象需要考虑的内容
(一) 分析需求
(二) 考察是否具备标准的特点
(三) 了解本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
(四) 考虑与有关文件的协调
第四节  编写标准的方法和规则
一、 编写标准的方法
(一) 采用国际标准
(二) 自主研制标准
二、 基本规则
(一) 目标及要求
(二) 统一性
(三) 协调性
(四) 适用性
(五) 一致性
(六) 规范性
第二章 标准的结构
第一节  按照内容划分 
一、 要素
(一) 按照要素的性质划分
(二) 按照要素的性质和在标准中的位置划分
(三) 按照要素必备的和可选的状态划分
(四) 要素的编排以及允许的表述方式
(五) 各类标准中要素的编排实例
二、 条款
(一) 条款的类型及表述
(二) 条款表述所用的助动词
(三) 助动词含义辨析
(四) 标准中助动词的使用
(五) 条款涉及的对象
三、 条款内容的表述形式
第二节  按照层次划分
一、 部分
(一) 部分的概念
(二) 部分的划分原则
(三) 部分的编号
(四) 部分的名称
(五) 部分的前言
二、 章
(一) 章的编号
(二) 章的标题
三、 条
(一) 条的编号
(二) 条的标题
(三) 条的划分原则
四、 段
五、 列项
(一) 列项的作用
(二) 列项的形式
(三) 列项的编号
(四) 列项中各项的主题
(五) 编写列项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 附录
(一) 附录的作用
(二) 附录的性质
(三) 附录的提及
(四) 附录性质的明确
(五) 附录的编写
七、 层次编号
第三章 规范性要素的编写
第一节  标准名称
一、 标准名称的起草要求
二、 标准名称的构成和形式
(一) 名称的构成
(二) 名称可能具有的形式
三、 标准名称中各类要素的选择
(一) 主体要素必不可少
(二) 引导要素的选择
(三) 补充要素的选择
(四) 部分的名称中要素的选择
四、 起草标准名称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准确反映标准的范围
(二) 无须描述文件的类型
(三) 协调各要素的内容
(四) 起草部分的名称易犯的错误
第二节  规范性技术要素的选择
一、 目的性原则
(一) 概述
(二) 目的
二、 强制性内容的处理
(一) 不宜选择强制性文件已经规定了的内容
(二) 不应选择与强制性文件的规定相抵触的内容
(三) 可选择对强制性文件的规定进行细化或补充的内容
三、 行业同一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一) 同一性
(二) 特殊性
第三节  要求
一、 “要求”中的要求型条款
(一) 需要证实的要求
(二) 能够做到的要求
二、 与“要求”有关的原则
(一) 性能原则
(二) 可证实性原则
三、 “要求”表述的内容和形式
(一) “要求”的内容
(二) “要求”的形式
第四节  分类、标记和编码
一、 概述
(一) 分类与命名、编码、标记的关系
(二) 与分类有关的内容
二、 分类和命名
(一) 基本名和标准名
(二) 分类和命名的编写
(三) 分类和命名的管理
三、 分类和编码
四、 标准化项目标记
(一) 标准化项目标记的构成
(二) 国际标准化项目标记的采用
第五节  术语和定义
一、 概念、定义和术语
(一) 概念
(二) 定义
(三) 术语
二、 非术语标准中需定义的术语的选择
(一) 理解不一致的术语
(二) 多次使用的术语
(三) 尚无定义或需要改写已有定义的术语
(四) 标准的范围所覆盖领域中的术语
三、 表述形式
(一) 引导语
(二) 术语条目的内容
第六节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一、 概述
二、 表述形式
(一) 引导语
(二) 清单
三、 与术语条目的区别
第七节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 引用的概念
(一) 引用的原因
(二) 引用的文件
(三) 引用的性质
(四) 引用的方式
(五) 引用的内容
二、 标准条文中引用的具体表述
(一) 区分引用性质的不同表述
(二) 提及与标准本身有关的内容
(三) 引用其他文件
(四) 部分之间的引用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的编写
(一) 编写“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的原因
(二) 引导语
(三) 引用文件清单中所列文件的表述
四、 与引用有关的问题
(一) 引用的准确性
(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规范性
第八节  范围
一、 范围的内容
二、 范围的表述
(一) 表述要求
(二) 表述形式
第四章 资料性要素的编写
第一节  引言
一、 引言的内容
二、 引言的编号
三、 编写引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引言中不应给出要求
(二) 引言中不应包含“范围”一章的内容
第二节  前言
一、 前言的内容
二、 前言的表述
(一) 标准结构的说明
(二) 标准编制依据的起草规则的阐述
(三) 标准所代替的标准或文件的说明
(四) 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
(五) 有关专利的说明
(六) 标准提出信息、归口信息的陈述
(七) 标准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的陈述
(八) 标准所代替标准的版本情况的说明
三、 编写前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前言中不应给出要求
(二) 前言中不应包含“范围”一章的内容
(三) 前言中不应规定配合使用的文件
(四) 前言中不应阐述编制标准的意义或介绍标准的技术内容
(五) 前言中不应介绍标准的立项情况或编制过程
(六) 前言中只准许编写“规定的内容”
第三节  参考文献
一、 一般规则
二、 参考文献可列出的文献
三、 如何列出参考文献
第四节  索引
一、 一般规则
二、 如何给出索引
三、 术语标准或符号标准的索引
第五节  目次
一、 一般规则
二、 目次列出的内容
三、 编写目次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  封面
一、 封面标示的内容
二、 在封面标示信息的具体要求
(一) 标准的层次
(二) 标准的标志
(三) 标准的编号
(四) 被代替标准的编号
(五) 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和备案号
(六) 标准名称及其对应的英文译名
(七) 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标识
(八) 标准的发布日期和实施日期以及发布部门或单位
第五章 要素内容的表述
第一节  条文的注、脚注和示例
一、 注
(一) 条文的注
(二) 条文的脚注
二、 示例
第二节  图
一、 图的编排
(一) 图的编号和图题
(二) 图的接排
(三) 分图
二、 图中的注
(一) 图注
(二) 图的脚注
三、 序号和图中的段
四、 字母符号、字体和序号
五、 技术制图、简图和图形符号
第三节  表
一、 表的编排
(一) 表的编号和表题
(二) 表头
(三) 表的接排
(四) 分表
二、 表中的注
(一) 表注
(二) 表的脚注
三、 表中的段
第四节  其他规则
一、 技术要素的表述
(一) 规范
(二) 规程
(三) 指南
二、 全称、简称和缩略语
(一) 简称
(二) 缩略语
(三) 机构的全称、简称和外文缩写
三、 商品名
(一) 商品名和标准名
(二) 商品名的使用
四、 专利
(一) 标准与专利
(二) 标准中与专利有关的事项的表述
五、 量、单位及其符号
(一) 国际单位制(SI)的单位及其应用
(二) 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
六、 数和数值
(一) 非物理量的数
(二) 物理量的数值
(三) 数和数值的区别
七、 数学公式
(一) 类型
(二) 表示
(三) 编号
八、 尺寸和公差
(一) 尺寸的表示
(二) 公差的表示
(三) 物理量的范围与物理量的公差
九、 重要提示
第六章 采用国际标准
第一节  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一、 以国际标准为基础
二、 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三、 关注国际标准化机构的版权政策
四、 采用为相似类型的文件
五、 按照我国标准编写规则起草
第二节  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和方法
一、 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一) 等同
(二) 修改
(三) 非等效
(四) 一致性程度与采标程度的比较
二、 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
(一) 翻译法
(二) 重新起草法
(三) 未被我国采用的两种方法
第三节  国家标准双编号方法和一致性程度标示方法
一、 国家标准双编号方法
(一) 双编号的组成
(二) 双编号的使用
二、 一致性程度的标示方法
(一) 一致性程度标识
(二) 一致性程度标识在标准中的使用
(三) 一致性程度标识在标准目录和其他媒介上的使用
第四节  对国际标准相关内容的处理
一、 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
(一) 不保留国际标准的前言
(二) 酌情转化国际标准的引言
二、 国际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其他国际文件
(一)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
(二) 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
(三) 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的情况
(四) 用原采标程度对应关系的我国标准代替引用的国际文件
三、 国际标准中提及的参考文献
四、 国际标准的修正案和技术勘误
第五节  一致性程度和差异的陈述与标示
一、 前言中陈述一致性程度的信息
二、 详细差异的说明和标示
(一) 纳入国际标准修正案和技术勘误的标示和说明
(二) 结构变化的说明
(三) 技术性差异的标示和说明
(四) 编辑性修改的说明
第六节  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编写实例
一、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一) 封面
(二) 前言
(三) 国际标准引言的处理
(四)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五) 文中编辑性修改
(六) 附录
(七) 参考文献
(八) 其他内容
二、 修改采用国际标准
(一) 封面
(二) 前言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四) 文中编辑性修改和技术性差异
(五) 附录
(六) 参考文献
三、 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一) 封面
(二) 前言
(三) 其他内容
第七章 标准的编排
第一节  各类页面的编排格式
一、 封面
(一) 标准名称
(二) 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标识
(三) 标准编号和被代替标准编号
(四) 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和备案号
(五) 标准封面版式
二、 目次
三、 前言和引言
四、 正文首页
五、 附录
六、 参考文献和索引
七、 单数页、双数页和封底
八、 幅面
第二节  编排细则
一、 规范性引用文件
二、 术语和定义
三、 章、条、段
四、 列项
五、 注和脚注
六、 示例
七、 公式
八、 图和表
九、 终结线、书眉和页码
十、 标准的字号、字体
第八章 GB/T .和GB/T .的修订情况
第一节  GB/T .—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一、 修订原则
二、 与ISO/IEC导则第部分的联系及区别
三、 与GB/T .—、GB/T .—相比的主要变化
第二节  GB/T .—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部分:采用国际标准》
一、 修订原则
二、 与ISO/IEC指南-:的联系及区别
三、 与GB/T .—相比的主要变化

附录一  ISO确认并公布的国际标准化机构或组织
附录二  编写标准常用的基础标准目录
附录三  与标准化有关的部分规范性文件目录
附录四  与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有关的信息
附录五  标准编排格式示例
附录六  《标准编写模板(TCS )》使用指南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