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调研察实情 成果交流促实干
中标院举办调研成果交流会
时间:2008-12-16部门:党委办公室
![]()
根据质检总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和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的学习安排,近日,我院召开了调研成果交流会,院领导班子、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副处以上干部、民主党派和群众代表参加会议。会上,院领导班子成员介绍了调研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我院存在的问题,并将在调研中的体会、认识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院长郑卫华同志带领调研组到福建围绕经济发展体制特征与标准化工作展开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地方院所普遍希望能够明确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职责,理清工作程序,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希望我院加强对编码、代码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整合资源为地方院所提供服务;开展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级标准化人才的培养。
对标准化工作,要明确标准化的定位,是标准管理还是标准研究?各省市区县是否设立统一的职责分工?标准化研究机构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是否有责任提供信息服务?到底谁该为企业提供最权威、最公益的服务?标准出版后又由谁来提供服务?
郑院长从看大势、想责任;强根基、树品牌;抓落实,见实效;适应变革、主动变革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对院发展的思考。
最后,郑院长指出我院坚持一个定位、五个目标、抓好六大功能建设,架构六大技术支撑,下一步就是两个字——落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发展,不是几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先从领导班子做起,讲思路,然后落实到部门、个人,真正实现做强做大标准化院的目标。
党委书记陈飞同志带领调研组在湖北、江西两地深入地方院所和企业,就围绕如何加强、提升标准化工作展开调研。
在武汉调研时,武汉市标准化院通过强化对大型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将企业需求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风向标,为大企业提供主动上门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在抓科研、重实效,上水平、上规模上下功夫。
陈书记指出我院成立5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工作中的突破仅是局部的,没有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我院工作全面、系统的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创新上不够。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边学习、边调研、边查找问题。研究领域和业务管理创新不够。标准化科研队伍建设上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的要求,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不够。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也存在着需要完善和创新的地方。
陈书记在会上谈了五点认识和体会:一是做强做大标准化院,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二是做强做大标准化院,必须要做到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三是做强做大标准化院,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率;四是做强做大标准化院,必须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做强做大标准化院,必须加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
陈书记指出我们院今后要坚持一个方向,以标准化研究与创新为方向;着眼一个支撑,以人才建设为支撑;抓好两个定位,定位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标准化研究院,定位于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努力奋斗。
副院长赵楠同志带领调研组在广东、山西调研,深入分析企业情况找准与企业的切入点,采取座谈、走访、参观学习的方式,就需求与合作机制、标准化科研服务企业模式、机构运行、财务工作等进行探讨。就如何与二级院所合作开展服务社会、政府、企业交换了意见。
赵楠副院长指出地方标准院希望我院密切与地方院、所联系,每年召开1~2次协调会,选准工作突破口,研讨标准化发展战略和思路。建议我院推动与加强地方标准制定。希望我院可以支持、指导和带领地方院开展前瞻性工作,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
通过这次调研,充分体会到学习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同时,看到地方院和企业对与我院的标准化科研协作很有热情,也有很多现实的需求,今后合作空间巨大,对我院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布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院在制度建设和实施方面应加强。院里汇总的征求意见值得思考。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加以解决,有些职工对国家政策限制不理解,要耐心解释,通过有效手段让职工加以了解。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秩序和清晰的业务流程。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引进了许多高层次人才,能够很好的完成前沿课题,个人能力提升非常快。下一步我们要强化团队建设,以点带面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科研队伍,使我院的各项工作都有新发展。
纪委书记张爱同志带领调研组到湖南、四川调研,与地方院所共同探讨标准化发展方向、合作方式等,并将我院的研究成果向地方院所进行了介绍。
张爱书记指出,目前地方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才建设方面,人才匮乏使地方院所无法承担高层次项目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原因。成都标准化院派人到我院参加了短期培训,有很大帮助,希望我院在人才建设上给予更多支持,派人到我院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方式为地方院所培养人才。建议我院建立固定的专家咨询机构,学习我院管理和人才激励机制。
最后,张书记谈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做强做大标准化院,培养人才至关重要,我院现有博士57人,硕士92人,还要继续培养年轻干部、科技骨干,我院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并与海尔集团合作,建立了人才创新实践基地。我院要建立学术带头人、科技骨干选拔机制;继续教育机制;发挥在国际合作优势;鼓励学术带头人、科技骨干在高校任职;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完善岗位考核;提高学术带头人的待遇。同时还应进一步明确、巩固我院的研究优势;进一步延伸我院科研、业务工作的上下游领域,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我院资源整合。
副院长邱月明同志带领调研组以“加强我院实验室、标准文献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能力建设”为主题,分别赴浙江和山东进行了调研。通过采用发放问卷、参加座谈会、现场调研等多种形式,对省(市)标准化研究院文献发行服务和有关实验室建设情况,以及地方院所和有关企业对标准化工作和对我们的要求进行深入的了解。
邱月明副院长指出在标准资源建设方面,地方院所、企业对于标准资源的需求日益强烈,标准资源的采集能力普遍不足,标准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还不健全,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要用实验室的数据支持标准的创新和竞争,要用实验能力保障标准的实施推广和标准符合性测试。
最后,邱院长谈了自己的几点思考,为了达到做强做大标准化院的目标,作为公益性的科研院所,必须长期坚持“四个一”:一是要发扬一种精神,二是要建立一个机制,三是要树立一个权威,四是要打牢一个基础。一种精神是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一个机制是有利于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多出效益,有利于持续创新的制度;一个权威是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学术权威,是在几个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学术权威;一个基础是我们的研究、标准化和服务赖以持续发展的条件,也就是我们的资源、实验室和人才队伍等的能力。这四点也是一个科研院所时刻需要注意的内容。从现阶段考虑,我院要抓住机遇,打牢我院标准化、科研和服务的基础。理顺关系,加强机制制度建设是标准馆和昌平实验基地持续有效运行的保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