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日至4日,由亚洲开发银行主办、国家质检总局国际合作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支持的能效标识制度符合性机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局、国家质检总局国际司、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国家节能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国际能源署(IEA)、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韩国等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1位专家介绍了能效标识制度符合性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生产企业、检测机构、节能环保组织、科研机构等方面的代表90多人参加了研讨。
本次会议是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项目“完善中国能效标识制度 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的重要活动之一。会议以如何提高中国能效标识制度的符合率为主题,由各国专家介绍了国外能效标识符合性机制建设的技术重点和成功经验,并针对中国能效标识制度的特色,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符合性机制的意见。会议组织了变频空调、电冰箱、平板电视等三类产品的能效检测技术交流,介绍了新开发的能效检测作业指导书的主要技术内容,听取了检测机构的反馈意见和修改建议。本次会议还组织了能效标识和高效节能产品宣传推广机制研讨,在分享国际宣传推广最佳实践的基础上,完善了中国能效标识制度宣传推广的路线图。
在国务院最新发布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推行能效标识。能效标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修订能效标识管理办法,将实施能效标识的产品由28类扩展到35类。同时,要将产品能效作为质量监管的重点,严厉打击能效虚标行为。未来能效标识符合性问题将是完善能效标识制度的重点工作任务。本次国际研讨会通过能效标识制度符合性机制国内外技术交流,明确了下一步完善中国能效标识制度符合性机制的努力方向,涉及了法律基础、资源配置、组织管理、处罚措施、公众参与等重点。本次研讨会的成果将很好地支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能效标识制度相关工作任务的落实,并服务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