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本院动态>标院新闻
2010年中国平板电视节能峰会在京召开 时间:2010-02-24部门:资源环境研究分院

    2月5日,由我院和国家广播电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合主办的“2010年中国平板电视节能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峰会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旨在宣贯将于今年发布实施的《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国家发改委资源与环境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产品司等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参与标准制订的研究机构、平板电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行业协会及业界专家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规范平板电视市场


    《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制订工作始于2007年,经过两年多的研发,于2009年7月正式报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年10月5日开始在WTO/TBT网站上公示,2010年1月5日公示期满。
    据介绍,《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除了进行平板电视工作状态下能效考核外,还强制规定了被动待机下的能效限定值。根据这一标准,平板电视的能效指数必须满足能效等3级的要求,2012年1月1日前平板电视被动待机功率必须不大于1瓦,2012年1月1日后,为不大于0.5瓦。
    《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平板电视能源性能的国家强制标准,对规范平板电视产品市场、促进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新表示:“平板电视能效国标旨在引导彩电产业设计发展高效率电视,开发节能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在亮度合理、不损失画面质量即用户观感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功率。”
    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平板电视被列入该工程的10大类产品中,进入国家财政补贴计划。但关于平板电视的能效标准一直没有出台,《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填补我国在平板电视能源性能测试方法、评价参数和评价方法上的空白,引导我国彩电制造业开发先进节能技术,走节能减排之路。
    标准的实施将对我国彩电制造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平板电视制造和消费大国,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资料,2009年我国共生产平板电视约6780万台,份额居世界首位。预计2010年平板电视产量将达8000万台,达到行业总量的80%。


倡导绿色节能新风


    《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的制订,参考了国际上目前现行的平板电视节能标准,又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
    据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数字电视测试实验室高级工程师阮卫泓介绍,平板电视节能国标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将平板电视亮度参数计算在内,权衡了平板电视的亮度和功耗两个重要参数,提出用包含亮度和功耗因素的“能效指数”作为评价参数,直观地反映出平板电视的电光转换效率。
    其次,平板电视能效国标对不同的产品具有独立的评价体系。标准针对的产品范围包括液晶和等离子两种显示方式的电视机,标准充分考虑到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各自的技术特点,区别对待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本着尊重差异、公平对待的原则,在统一测试方法的前提下,分别评定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能效指数。
    第三,平板电视能效国标对被测样机的工作状态进行了明确规定。工作状态的调整采用目前业内广泛应用的平板电视测试标准SJ/T 11348-2006《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测量方法》中的规定。通过调整亮度和对比度,将显示屏调整到可以准确表现灰阶层次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是相对唯一的),即正常工作状态。该设置也与我国平板电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确保能效测试与性能测试状态相同,充分体现在不丧失性能的基础上提高能源效率的原则。同时,对测试状态的明确规定可以保证将每个同一类型的平板电视产品的能源效率放在一个公开、公平的平台上进行比较,直观地反映产品在节能方面的技术水平。
    同时,平板电视能效国标还引入了亮度参数。防止采用过度提高亮度的方法来提高能效指数的问题,标准在引入亮度参数的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对测量状态输出亮度的限制,使测试状态 的亮度不高于350cd/m2。亮度限制可以引导产业在在保证合理的亮度输出的前提下,降低消耗功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另外,据业内人士透露,《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虽然目前还没正式发布,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已经参照标准报批稿中能效测试及评价方法制定了《平板电视节能认证技术规范》,启动了平板电视节能产品认证工作。标准中规定的能效测试及评价方法也将作为今后平板电视能效标识及相关节能政策实施的唯一标准而得到应用。

附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电话:010-58811536; 010-58811792 
Email:yuanban@cnis.ac.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