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本院动态>标院新闻
《2007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出版 全面发布中国标准化事业状况 时间:2007-12-28部门:标准化理论战略研究所

  近期,由我院研究发布的《2007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标准已经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技术保障,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技术基础。中国标准化发展状况日益受到国内外企业、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面向公众 呈现发展
    标准化是人类协同效应和整合能力的体现;是技术与生产、生活结合程度和水平的表现;是发展技术和调整生活方式的量度与杠杆。从新中国成立伊始,标准化就一直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走过了近六十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标准化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标准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消费者、企业、专业协会、认证机构、监测机构、检验机构、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标准化的利益相关方范围广泛,数量众多。但他们却关心着同样地问题:标准化事业的发展状态是什么?它是如何调节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生活方式的?标准化发展的前沿和趋势是什么?作为中国最具权威和实力地标准化研究机构,我院通过年度研究,以《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的形式,将中国标准化的发展状态呈现给标准化的相关利益方。 
                            记录现实 展示历史
    标准化事业润物无声,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标准通过推动生产和技术进步而带来的经济效果,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带来的平台优势,以及在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发挥的作用。这就要求标准化研究不仅要关注年度的变化,还应该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背景下宏观地观察和思考。
    在2006年,第一部关于中国标准化发展的《2006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出版后,在标准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课题组希望通过有延续性的研究工作,使这一报告作为全面呈现中国标准化研究成果和工作进展的载体,成为了解中国标准化发展状况和历史进程的重要文献。
    近期出版的《2007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谈到,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突显标准化的作用,国家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进程明显加快,实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及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取得显著成效,重大专项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标准化科研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表征影响 预测走势
   标准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基础,而标准化发展状况既是反映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表征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状况的指示性信息。对标准化发展态势进行跟踪研究,不仅仅能直接反映我国标准化战略进程及其执行效果,为管理、决策和研究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还能间接反映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贸易等领域间,各产业间、各部门间的技术协调发展程度。
   《2007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不仅记录了标准化的发展进程,还提供了大量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翔实数据和资料,更进一步增强了对标准化工作原理和趋势的思索。除了延续2006报告中已有的“标准化政策与管理”、“中国标准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内容外,新版报告还特别针对企业读者增加了“标准与技术性贸易措施”、“标准化科研”和“深度探讨”等章节。尤其在“深度探讨”一章中,更是依照热点问题有的放矢,透过专家视角对标准化理论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我国标准化工作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为国家经济运行和科技发展分析提供参考,以提高政府、企业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可行和有效性。

  

附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电话:010-58811536; 010-58811792 
Email:yuanban@cnis.ac.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