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首页>本院动态>标院新闻
《健康信息学 健康指标概念框架》、《健康信息学 电子健康记录 定义、范围与语境》、《健康信息学 电子健康记录体系架构需求》三项国家标准顺利通过审查 时间:2008-12-26部门:高新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2008年12月11日,由我院在京主持并召开了《健康信息学  健康指标概念框架》、《健康信息学 电子健康记录  定义、范围与语境》、《健康信息学  电子健康记录体系架构需求》三项国家标准(送审稿)审查会。审查委员会由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望京医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龙腾信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天惠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军卫星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国家标准技术审查部等16家单位的16名专家和代表组成。
    审查委员会专家在分别听取了三个标准起草工作组关于标准制定背景、制定过程以及标准主要内容的介绍后,分别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审查,并提出了若干修改建议和意见,并对标准下一步的实施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为确保标准的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审查委员会专家对标准工作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一致同意通过对该三项标准的审查。
    《健康信息学  健康指标概念框架》等同采用ISO/TS 21667-2004,主要是建立了健康信息学领域中通用的健康指标概念框架,定义了描述人口健康和医疗保健系统性能所必需的维度和子维度,适用于各种医疗保健系统。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跨国交流健康信息通用语言的发展、促进健康数据的国际化比对以及进行国际范围内健康信息的统一报告、发布和分析,对于进一步解决我国在人口健康信息化方面的问题、促进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并保持与国际标准兼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健康信息学 电子健康记录  定义、范围与语境》等同采用ISO/TR 20514,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电子健康记录(EHR)的一组分类和定义,以对目前开发的EHR系列标准的应用范围进行描述和规范。该标准的制定可以实现EHR与EHR系统之间互操作性的最大化,对于推动全民健康向电子信息化、通用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健康信息学  电子健康记录体系架构需求》等同采用ISO/TS 18308- 2004,给出了电子健康记录体系架构(EHRA)的临床需求和技术需求集合,可以用于支持跨医疗保健传输模型、跨部门和跨国家使用、共享和交换电子健康记录。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进一步解决我国在人口健康信息化方面的问题、促进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并保持与国际标准兼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附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4号 电话:010-58811536; 010-58811792 
Email:yuanban@cnis.ac.cn 邮编:100191
版权所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46988号-34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