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我院召开了国家标准《国际贸易计量单位代码》审查会。审查会主任孟朱明主持会议,我院和来自商务部、信息产业部、交通部水运院、对外经贸大学、交通部公路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单位的9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国家标准《国际贸易计量单位代码》是实施EDI的重要基础标准之一。该标准参照UN/CEFACT第20号建议第4版,规定了在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国际贸易计量单位代码。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本标准的修订任务后,成立了由我院和成都市标准化所联合组成的课题组。课题组调研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召开了多次技术研讨会。2007年7月底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向有关单位和专家征求意见。在征求意见阶段,共收到来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产业部数据所、交通部、商业部、国家标准审查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成都市计量监督检定测试所、成都市标准化所等9个单位10多位专家的上百条意见,经汇总整理为90条意见,其中79条意见被采纳,3条意见被部分采纳,8条意见未被采纳。2007年10月初,课题组及有关专家对送审稿在又做了进一步的研讨,形成了最终的送审稿。2007年11月23日,《国际贸易计量单位代码》通过了审查会专家的最终审查。
审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标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指导和规范我国有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课题组尽快上报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尽快发布。